白城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吉林省GDP增长爆发通化市经济蓬勃发展,
TUhjnbcbe - 2025/8/4 18:02:00

吉林省,这片东北黑土地,曾经是工业重镇,如今正在重新焕发光彩。年,吉林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9亿元,同比增长6.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经济增长可谓爆发式的飙升。

在吉林省8个地级市中,通化市和白城市都是重要的经济支柱。但从最新数据来看,两市的发展步伐出现了明显差距,通化市的经济建设如火如荼,而白城市已经渐渐望尘莫及。

火热的通化,遍地生机

通化市位于吉林东南部,总面积1.34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8万。这里素有"医药城"、"葡萄酒城"和"钢铁城"的美誉。

年,通化市地区生产总值高达.91亿元,在吉林8个市中排名第五。第一产业增加值74亿元,第二产业.9亿元,第三产业亿元。可见,通化市的经济支柱主要是第二第三产业。

通化市的工业发达,主导产业包括医药、食品和冶金三大支柱产业,以及装备制造、化工和新材料三大优势产业。重点企业有修正药业、通化万通、通化东宝等知名公司。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91.8亿元。

医药产业可谓通化的王牌。早在年,通化就被确定为"中国第一个医药城"。多年来,通化不断致力于医药产业发展,已形成了从种植到生产、从研发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

另一个亮眼的便是葡萄酒产业。通化山葡萄酒产区已列入国家级核心产区,葡萄酒产品在国际国内大赛中屡获殊荣,在年,该产区取得34项大奖。

此外,通化还是中国人参之乡,被正式认定为"中国人参城"。农林牧渔业加值达77.8亿元,粮食作物面积21.5万公顷,粮食总产量.8万吨,畜牧业也十分发达。

第三产业方面,通化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如物流、金融、数字经济等。年,批发零售、交通运输、金融等服务业增加值均有不错表现。

旅游业也是重点。通化拥有高句丽王城王陵等世界文化遗产,杨靖宇烈士陵园等红色景点。全年接待游客和旅游收入分别增长20%和27.1%。

可见,通化市经济建设无疑正当其时、生机勃勃。多点开花的产业格局,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持久动力。

白城市步履维艰

相比之下,白城市的经济发展就显得步履维艰。白城位于吉林西北部,嫩江平原西侧,总面积2.6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万。

年,白城市地区生产总值为.6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占比高达27.1%,第二产业仅为17.8%,第三产业占55.1%。

产业结构单一是白城市的普遍困扰。作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节水型井灌区,白城市的农业基础扎实,但工业发展相对落后。

可喜的是,白城正在加大清洁能源产业布局。已建成总规模万千瓦的光伏基地,风电装机达万千瓦,占吉林省60%以上。这为白城的绿色发展带来新机遇。

交通是白城另一优势。"十三五"期间,白城新增公路通车里程近公里,北接黑龙江,南联内蒙古,已初步形成"两横一纵"高速公路网络。良好的交通条件有望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不过,总的来看,白城市的经济实力仍落后于通化市。在全省8市中的排名被逐渐压后。除粮食生产等传统优势外,新兴支柱产业发展乏力,制约着白城的整体增长潜力。

吉林振兴仍需城乡并举

总的来看,吉林省经济的崭新活力来自于东西两翼的共同发力。内陆城市通化凭借多元产业优势突围,沿边城市白城正努力追赶。吉林的振兴之路仍需内陆和沿边城乡并举、优势互补。

通化的亮眼表现得益于产业发展理念的创新。多年来,通化坚持走高质量发展道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新兴产业,主导产业日益聚焦医药、食品、冶金等优势领域,特色产业如人参、葡萄酒等不断壮大。同时,第三产业得到大力提振,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而白城的发展曲折则折射出单一产业结构的困境。长期以来,白城市经济过度依赖农业,虽是重要的全国商品粮基地,但产业链条短促、附加值低下,整体竞争力不高。

近年来,白城确实着手培育清洁能源等新兴产业,但效果有待时日观察。打造绿色经济优势是一条值得期待的出路。与此同时,白城还需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和东北振兴总体部署,立足区位交通优势,加快融入环渤海、东北亚等区域发展格局,积极拓展外向型经济。

正所谓民富则国富。吉林该如何进一步巩固和放大经济发展成果?通化和白城两市交相辉映的发展态势给出了启示:一方面,要坚持扬长避短,充分挖掘地方特色优势,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升级改造;另一方面,也要营造有利发展环境,全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多点开花、打造经济新动能。

只有不断更新发展理念,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才能助力吉林产业腾飞换挡,进一步领跑东北振兴。让我们拭目以待,期待着吉林经济的更大突破和城乡区域的持续协调发展!

作者声明:内容由AI生成
1
查看完整版本: 吉林省GDP增长爆发通化市经济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