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你为长假贡献了多少GDP?
刚刚过去的小长假你是怎么过的?堵在高速12小时把过节的月饼给吃完了?景区排队到崩溃暗暗发誓再也不在“十一”出门了?8天23场婚礼花光半年积蓄?在自己城市找个不常去的夜景citywalk?还是干脆躺在沙发里舒舒服服看亚运会?
文旅部门最新数据:双节休息8天,国内旅游出游人数8.26亿,听起来就像大半个中国的人都在旅游。虽然比预期的8.96亿少,但同比增长71.3%,比年增长4.1%;国内旅游收入.3亿,同比增长.5%,比年增长1.5%。
这个数据只能说“中规中矩”吧,基本算是回到了疫情前的水平。作为疫情后全面放开的第一个小长假,这个旅游数据很能看出一些趋势:消费者非常理性;对未来预期不乐观。
确实,大家在家里憋得太久了,五一假期不够长,全靠十一小长假走远点,但是大家也都心知肚明,我们憋了三年,我们要出门潇洒,商家憋了三年,商家要赚钱,各个地方疯狂涨价那是必然,不过消费者倒是精打细算了起来,这理性超乎你的现象。根据去哪儿网的数据,今年他们的用户预订酒店前平均搜索15次,比年增加7次。现在只有既便宜、品质还高、服务还好的才能入得了我们的法眼,主打一个坚决不交智商税。而且三四线城市出游明显火爆起来了。
假期飞往丹东、河池、舟山、景德镇的机票比年“十一”增长三成以上;飞往白城、衢州、巴中、甘孜的机票增长1倍以上。什么?这些城市你都没听过?那就当种草了,下次咱也去溜达溜达。大家普遍认为这些景美价优的小城市再怎么涨价,也就涨到原来那些大热门景区的水平,在这舒舒服服逛吃逛吃几天然后回家,经济又实惠。
“一鲸落万物生”的愿景并没有实现,你以为大家不买房子了就会去消费?其实大家都在存钱,做投资。“十一”期间单笔百万元的金条交易就是这么火爆,说明大家对未来信心不足,还是为目前“不景气”做了很多打算。就最近恒大这些公司的这些事儿吧,不是我不愿意说,真相往往说不了。看我心情再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