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白癜风到专业医院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一手拽着塞得满满的购物车,一手提着蔬菜包,肩上还扛着两个装得鼓鼓的塑料袋。尽管将最后一份生活物资送到居民手里时,已累得气喘吁吁,可还是会主动说一句:“还需要啥就吱声。”这就是从吉林省本轮疫情开始就下沉到吉林市龙潭区新村社区的市委编办二级调研员崔虎城。4月27日退休,4月20日依然坚守抗疫一线,崔虎城说:“虽然在岗位服务的时间不多了,但是为人民服务的时间还很长。”
自吉林省本轮疫情发生后,全国各地组建医疗队、筹备物资驰援吉林省,省内8个市(州)选派精干力量支援疫情严重的长春市,省直机关干部冲锋在前下沉社区,从普通人中走来的志愿者不畏艰险、迎难而上……
1个多月以来,作为热播剧《人世间》的主要取景地,在白山松水间,每天都上演着感人至深的故事,汇聚成温暖的“人世间”。
疫情突发,全国各地火速驰援
4月18日,吉林省发出承诺,各省援吉医疗队队员可携4位家属、5年内不限次数免门票游览吉林省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入住吉林省星级旅游饭店在正常优惠基础上再享八折优惠。
一份感恩的承诺源于一场守望相助的驰援。3月14日,因疫情而封城的长春市一片安静,可长春龙嘉国际机场却航班起降繁忙。这一天,来自内蒙古、湖南、江西等多个地区的9架医疗包机搭载着医疗人员和抗疫物资陆续抵达。接机口,迎接他们的吉林“大白”举着纸板,上面写着“吉林冷,请多穿”!
“为家乡出力,义不容辞。”内蒙古自治区援吉医疗总队医护人员张丽娜在得知家乡吉林市疫情暴发时,第一个请战。通辽市医疗队出发前,她还向队友们深深地鞠了一躬,并饱含深情地说:“我代表吉林的父老乡亲,谢谢大家的帮助。”
3月18日凌晨,一支特别的驰援队伍乘坐高铁到达长春市。来自湖北省40家医疗机构的名医护人员携带大量医疗物资,前来回馈吉林援助湖北之情。他们迅速在长春国际会展中心建起平方米的气膜实验室,开展核酸检测工作。
“我们都经历过武汉抗疫的艰难岁月,对处于封城状态的长春感同身受,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帮助长春渡过难关。”为了不让八十岁高龄的老父亲担忧,来自医院的李顺清瞒着家人毅然北上。
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来自国家工作组和北京、陕西、河南等12个省区市的33支医疗队人驰援吉林省。随着疫情防控社会面清零目标的实现,远道驰援的兄弟姐妹陆续返程。
4月18日,在吉林省吉林市松花江畔,载着陕西省援吉队员的大巴车缓缓驶过。江畔是志愿者们挥舞着国旗、挥手致意,居民楼窗前传出的是吉林市民真挚的祝福。
在吉林市船营区临江社区,一位曾与陕西省援吉队一同奋斗的“大白”在送行时感叹:“虽然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但我永远记得他们无畏的身影。”
在驰援中,还有一场“人在远方,心系吉林”的持续接力令人“破防”:吉林大学宁波校友会第一时间筹措防护服、消*液、日用品运往母校。在装满物资的纸箱上,还贴着字条“江南无所有,心送一枝春”;河南省全域筹集物资,不仅向吉林省捐赠防护服、N95口罩、一次性医用口罩等防疫物资,还有大批方便面、饼干、牛奶;3月30日、31日,辽宁省将吨蔬菜运到吉林省……
在吉林抗疫的爱心接力中,全国多个省区市以及吉林省内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爱心人士纷纷伸出援手,向吉林省捐赠急需的医疗和生活物资。
长春攻坚,全省上下拧成一股绳
3月26日下午4点,一辆辆满载的货车从吉林省通化市出发驶向长春市。车上,3万份蔬菜包里装着*瓜、茄子、土豆、西蓝花等多达12种新鲜的无公害蔬菜。
3月底,随着长春市封控小区的增加、隔离人员的增多,在人力不足的情况下,如何保障群众的“菜篮子”成了难题。3月26日,吉林省紧急启动联保联供机制,省内各市(州)争分夺秒开展调配、分装、运输,一批接一批蔬菜直达长春。
为减少长春市一线人员的工作量,通化市连夜组织人员将蔬菜分装打包,并尽量做到搭配合理。在分装现场,负责中转工作的志愿者姜珊舍不得时间休息,“接到任务后,大伙儿都紧忙活,都希望能为家乡抗疫多作点儿贡献”。
4月3日,长春发起社会面清零攻坚战。吉林省果断建立“市包区对口支援长春市”机制,省内白山、白城、四平等8个市(州)组建工作队,由市委书记亲自带队支援长春市绿园区、宽城区等多个行*区。
4月2日晚10点组队,4月3日清晨5点出发,吉林省梅河口市接近人的疫情防控队伍分成5组,驰援长春经济开发区助力清零攻坚行动。
“请出示吉祥码,戴好口罩,间隔两米!”晚上5时30分,在长春经开区兴隆山镇幸福社区,来自梅河口市的工作人员还在进行核酸采样。他们深入社区各小区和老旧散居民楼,直到晚7点共采集核酸余人次。
4月14日,长春市宣布实现社会面清零阶段性目标。梅河口市再次派出名医护人员驰援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进入封控小区、复工企业开展核酸采样工作,巩固社会面清零工作成果,推动企业复工复产。而这名医护人员都是梅河口市各医疗机构主动请缨的业务骨干。
为了减轻长春抗疫工作的负担,梅河口市驰援队伍自带午餐,每天花5小时往返。可是,无论多晚返程,总有群众自发前往高速路口迎接,晃动手机灯光为他们加油。在长春,他们也总能看到群众贴在门上感谢的字条和温馨的图画,收到群众送来的自热米饭。
到4月19日,吉林省内8个市(州)共有人次助力长春社会面清零攻坚行动,还有四平市、辽源市、白山市等7个市(州)的工作队留驻力量,继续在长春市落实医疗保障、核酸检测、社区管控等防控措施,巩固提升疫情防控成果。
冲锋在前,*员干部下沉一线
4月15日晚9点,在长春市同康社区,陶绍华和并肩奋战的同志们还在各个居民楼里奔走。他们要抓紧时间,在居民休息前,把下午送到社区的保供物资分发完毕。
疫情突发后,长春国际物流经济开发区应急管理局局长陶绍华就多了一个身份——下沉干部。他和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共同肩负起银竹社区和同康社区近5万名居民的疫情防控和民生保障工作。
从3月9日下沉基层至今,陶绍华已经1个多月没能回家了,几乎每天都从早7点忙到深夜。“闲下来的时候,就会想起要参加中考的儿子,可每次通话时却是孩子先嘱咐我好好工作,不要惦记他。”陶绍华说,“孩子说是我用实际行动给他树立了榜样。”
这是一场齐心协力的抗疫行动,省领导下沉到县市区,市领导下沉至社区,县市区领导、各级机关干部、志愿者下沉到小区,就连居家办公的干部都行动起来。
3月15日,长春市扶余路社区豪邦四季风采小区变成封控小区,社区和物业工作量随之增加。小区居民、按要求居家办公的省直机关*员干部陈英子主动联系社区,加入到了两个小区的网格群中,准备为居民们排忧解难。
“我很快发现仅凭一己之力,很难满足多个居民的需求。就在这时,业主群中有一名*员主动申请做志愿者,我立刻联络对方。”陈英子说,他们达成共识,决定组建一支志愿者队伍。
二人分别与小区里其他*员联络,*员又引领群众。很快,企业员工、老师、警察、税务人员、大学生等来自各行各业的居民纷纷加入,一支“混编”志愿者队伍正式组建,并成立了临时*支部。陈英子说:“别看大家原来不认识,可一声招呼,没有一个退缩的。”
在社区和物业的帮助下,志愿者服务队为每栋居民楼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