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本文取材于南阳市第四届“最美城管”获奖者杨凯真实事迹
时间:
夏季的一天,清晨6点至深夜11点。
人物:
杨凯:男,43岁,城管中队长。
圆圆:女,12岁,杨凯女儿。
王姐:女。50多岁,杨凯邻居。
李萍:女,32岁,城管队员。
叶万旭:男,36岁,城管队员。
范师傅:男,50多岁,聋哑修车商户。
范师傅老伴:女,50多岁。
王云:女,33岁,电视台记者。
赵勇胜:男,35岁,商户。
老苏:男,50多岁,餐饮商户。
老苏老伴:女,50多岁。
三儿:男。20岁,老苏儿子。
刘经理:男,40多岁,银基小吃城经理。
老于头:男,50多岁,卖菜商户。
老于头老伴:女,50多岁。
01杨凯家客厅清晨内
墙上时钟的指针指向6点。
02杨凯家厨房清晨内
杨凯正在做早餐。
03圆圆卧室清晨内
圆圆还在熟睡中。
杨凯在女儿的床头放下一张纸。
纸特写,上面是杨凯的留言。(老杨的画外音:圆圆,爸爸上班去了,豆浆已经做好,你倒出来就可以喝了,桌子上有面包,晚上要是爸爸回来晚了,你就自己先睡,不用等爸爸了。)
04小区楼道口清晨外
杨凯身着制服推着车上班,正好遇见邻居王姐。
杨凯:早啊王姐!
王姐:老杨,去上班呢?
杨凯:是啊!
王姐:圆圆起来了吗?
杨凯:没呢,让她多睡会儿,饭我已经做好了,吃完她自己上学,中午在学校托教。
王姐:圆圆她妈不在市里上班,你自个儿当爹又当妈,又干城管这个活儿,一天到晚不着家,真不容易……这样吧,圆圆下午放学了,我喊她到我家写作业,晚上就在我那儿吃饭,谁知道你又到啥时候才下班呢!
杨凯:算了吧王姐,哪儿能老给你添麻烦哩!
王姐:你说这话就见外了,圆圆是我看着长大哩,在我跟前儿就跟亲闺女一样!算了不说了,你赶紧走吧,别耽误你上班!
老杨:谢谢王姐!
老杨骑车出了小区。
05城市街道清晨外
清晨,汽车行驶,自行车、电动车往来,早起人们晨练。。
绿树如茵,花团锦簇,清扫车清洁路面。
杨凯骑车赶往早市。
06工业北路早市清晨外
蔬菜、水果、小百货等流动摊点停在路边招揽生意,人流熙熙攘攘,杨凯带着城管队员李萍、叶万旭等人对商户进行讲解、规范、疏导。
杨凯:师傅,麻烦你到市场里面去卖。你这三轮车停在慢车道,影响市容、妨碍交通不说,这车来车往,对你自个儿也不安全啊!
卖菜商户:这就走,这就走。
李萍正在引导商户入市经营,一名50多岁的女士走过来。
女士:妹子,跟你打听个路,医院咋走?
李萍:兴达花园门口坐9路公交车到西药厂下,向东步行到光武路,坐19路公医院了。
女士:谢谢了。
一位骑老年三轮车的市民老者到杨凯跟前。
老者:你们管的好啊!不这样管的话,这卖菜的商贩能把路堵严了,一会儿上班的、上学的,都干着急过不去。
杨凯:是啊,所以我们每天都要很早赶过来,7点前必须清理干净。
老者:商贩不容易,城管也不容易啊!
杨凯:谢谢您理解我们的工作,相互支持吧。
07卧龙区城管大队梅溪中队上午内
中队办公室的墙上,悬挂着锦旗、奖牌和《中队长职责》、《城管执法队员行为规范》、《难点重点区域管理示意图》等,杨凯正在拿着毛巾擦汗。李萍拎着装有粥和包子的塑料袋走了进来。
李萍:杨队,你让我捎的早点买回来了。
杨凯:好,坐这儿一块儿吃吧。我记得抽屉里还有一包榨菜呢。
杨凯找出榨菜,撕开包装袋。
杨凯:李萍,你的闺女该上学了吧?
李萍:秋天就该上了。
杨凯:真快呀。
李萍:我早晨上班走的时候,闺女还没醒,中午她在幼儿园,晚上咱们又每天查夜市,等我回到家,闺女都睡着了……弄得现在闺女都快不认识我了!
杨凯:说的太夸张了吧!
张萍:本来就是呀!咱这工作,辛苦点儿不怕,就怕付出再多也得不到群众的理解。
桌上的座机响了,杨凯拿起电话。
杨凯:喂,你好……对,这里是城管梅溪中队……哦,在啥地方……好,我们这就去现场看看!
08梅溪路上午外
一家服装店门前围了五、六个市民,边往上看边议论,地上散落了一些金属残片。
杨凯从执法车上下来,走过去。
杨凯:是你们打的电话吧?有啥需要帮助的?
市民甲:你们城管可得管管,这还叫人敢不敢从这儿走路了!
杨凯:别着急,慢慢说。
市民乙:俺们都在这儿旁边住,这店的招牌估计时间长了,老化破损了,昨天下午就发现往下掉这铁片子,给店里人说了,店里也没说啥时候修好。结果越掉东西越多,今天早上俺们在这儿过,差一点儿把头砸了。再去给店里人说,她们还说些难听话。
市民丙:这人行道是让人走路的,又不是它店的地盘!
众市民:就是……太不像话了。
杨凯:你们说的我听懂了。我去店里找负责人问下情况,争取把这事儿解决好,让大伙满意!
09服装店上午内
杨凯走进店。
店长:你好杨队!。
杨凯:你好,咱店的招牌破损往下掉东西,这事儿你知道吗?
店长:知道,昨天下午旁边的住户来反映了,我昨天就跟老板联系了,没有联系上。我这店长其实也是打工哩,这事儿我也做不了主。
杨凯:有啥情况你跟住户说明白,要想公道打个颠倒,如果你走路让东西砸了,你心里不也很生气?话再说回来,真如果砸伤人了,咱店里还得承担法律责任!
店长:你说的对。主要是今天上午刚开门还没做生意,他们就进来吵吵闹闹……你也知道,做生意都讲究吉利,所以那会儿我也很生气,说话也有点儿不好听……其实生气归生气,我也不是没把这当回事,刚才我给老板电话打通了,他同意换个新招牌。
杨凯:这就对了,相互理解吧!这样,你先让员工在招牌下面拉根绳子,圈起来,做个警示牌,别让下面再走人了。另外,你抓紧联系广告公司,把旧招牌拆下来,新招牌的申请报到行*服务大厅,我去把情况讲一下,争取早点把申请给你批下来。
店长:那太谢谢你了,我都不知道咋感谢你。
老杨:不用感谢,做好服务是我们应该的。
10梅溪路上午外
杨凯走出店,面对众人。
杨凯:大家放心吧,店老板不在家,不过已经交代了把这块破损的招牌换下来,这两天经过的时候小心一点。
众人:这还差不多。
众人散去。
一辆城管执法车驶来停下,叶万旭和另外两名男城管队员从车上下来。
叶万旭:杨队,咱的车窗玻璃让人给砸了!
杨凯走过去看了看被砸烂的车窗,回头问叶万旭。
杨凯:咋回事?你先把情况给我说说。
叶万旭:杨队,滨河路那家老范修车摊你也知道,咱看那男的是个聋哑人平常也很照顾他,只要不严重影响市容,咱也允许他在那儿修车。谁知道俺们刚才巡查,发现他又搭了个棚子,摆了桌子凳子和扑克牌,在路边摆了个牌场!
杨凯:滨河路是景观路,这可不行!
叶万旭:俺们也是这样想的。俺们下车一看,没见着老范。
杨凯:他老伴是个健全人,见着他老伴没有?
队员甲:没见着、
杨凯:后来呢?
叶万旭:后来俺们就先把他棚子的绳解掉,把他的桌子凳子摞到了一边。这时候老范不知道从哪儿跑过来了,手里拎着一根棍子,嘴里也听不出来说哩啥,一棍子就把咱的车窗玻璃打碎了。为了不引起更大冲突,俺们只好先回来报告了。
队员乙:杨队,咱啥时候受过这窝囊气,报警吧!
队员甲:就是,要不然咱以后还咋执法?谁还会服从咱管理?
杨凯:小叶,你说呢?
叶万旭:杨队,我觉得事儿不能一概而论,你说咋办,俺们听你的!
杨凯:报警简单,就算民警同志来了把老范批评一顿,让他赔咱一块儿玻璃,可并不一定能解决他的思想问题啊,反而会让他对咱的积怨更深,咱的目的是让老范明白城市管理的重要性,知道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再说老范是个残疾人,更需要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就算咱赔了一块玻璃,可咱赢得了一颗民心啊!
叶万旭:杨队,你说哩对!
队员乙:俺们听你哩!
杨凯:那咱们再去跟老范两口儿做做工作,记住,咱要控制好自己情绪啊!
11滨河路上午外
杨凯跟范师傅老伴攀谈,范师傅老伴频频点头,老范坐在一旁。
范师傅老伴:杨队,谢谢你费心了,老范脾气倔,缺心眼,你别跟他一般见识。你照顾俺们,俺们也支持你工作,你放心,棚子俺们不搭了,牌场俺们也不摆了。
杨凯:这就对了。下步要对咱辖区的修配摊点免费升级改造,统一颜色,统一设施,统一编号,再给你发个遮阳伞,让你们天热天冷少受点罪。
范师傅老伴:还是杨队想的周到!
杨凯:俺们服务周到了,你们少辛苦,俺们心里也高兴!
杨凯的手机响了。
杨凯:喂,你好!
王云:你好杨队,我是电视台记者小王,昨天跟你联系过的,想去裕华商贩中心做个现场采访。
杨凯:我想起来了,欢迎,你准备啥时候采访?
王云:现在去可以吗?
杨凯:没有问题。
12裕华商贩中心上午外
王云:观众朋友,我现在所处的位置是八一路裕华商贩中
心,它是由卧龙区城管部门规划、街道办事处建设的,容纳了38家餐饮商户在此经营。我先采访一位普通的市民。
市民:以前,沿街叫卖的商贩把路口堵得严严实实,现在把商贩规范起来了,环境好了,路也畅通了。
王云:我再对这里的商户做个采访。
商贩中心的赵勇胜身穿白色工作服。
赵勇胜:我来南阳卖小吃7。8年了,以前是推着三轮车在街上卖,生怕碰见城管,成天提心吊胆。现在城管部门给俺们建了商贩中心,可以踏踏实实做生意,并且水电、卫生各方面都服务得很周到,俺们打心眼里感谢杨队!
王云:杨队,作为一名基层城管人员,你是怎么理解管理与服务的关系的?
杨凯:由于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单靠处罚手段,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占道经营和马路市场问题。只有疏堵结合,树立服务意识,把解决社会剩余劳动力,和满足市民日常生活需求考虑进去,给困难群体创造就业机会,为社区群众提供便民服务,城市管理与服务民生统筹兼顾、协调发展,这才是新时期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啊!
众人鼓掌:说得好!
13老苏家中午内
老苏、老苏老伴、三儿正在吃午饭,电视上正在播出央视综合频道《新闻30分》。
老苏老伴:当家儿的,你说,今天晚上咱砂锅摊儿还出不出?
三儿:为啥不出?咱家没工作的没工作,下岗的下岗,不出摊儿怎么生活!
老苏老伴:我没问你。(对老苏)当家儿的,昨天晚上城管可是给咱下了通知,也宣传好几天了,咱那一片儿的砂锅摊已经被取缔了。
14街道中午外
杨凯、李萍、叶万旭等人在街头值守高峰岗。
杨凯:李萍你先下班吧,我今儿中午不回家,再守一会儿,下午咱们去一趟银基小吃城,再见一下刘经理。
李萍:还是为老苏找店铺的事?
15老苏家中午内
老苏、老苏老伴、三儿已经吃过午饭,电视上正在播出央视综合频道《今日说法》。
老苏老伴:当家儿的,前几天你去银基小吃城打听,还能不能给咱匀出来一间?
老苏:人家说不行,已经晚了,店铺都有主了。
老苏老伴:可是现在为“双创”的事,路边的露天夜市都让取缔了,咱家的砂锅摊咋办呢?不止是给咱俩挣几个养老钱,咱还指望挣俩钱给三儿娶媳妇哩!
三儿:咱就偏要出摊,城管还能把咱怎么样?
老苏老伴:你少说两句!
老苏:我在想,这会不会还是一阵风?要不咱就晚一会儿出摊,等到夜里9点了再出,我就不信城管不下班!
老苏老伴:就按你说的,城管也是人,他们能不知道累?他们能不急着回家?能不照料自己的小孩?
老苏、三儿嘿嘿笑了。
16银基小吃城经理室下午内
刘经理正在看报纸,杨凯、李萍走进来敲了敲半开的门。
杨凯:刘经理。
刘经理:杨队来了,快请坐!
刘经理倒水泡茶。
杨凯:不用忙了。
刘经理:请喝水!
杨凯、张萍:谢谢!
刘经理:杨队,有啥指示?
杨凯:不敢说指示。今天来还是上回说的那事儿,看刘经理能不能帮忙在小吃城找一间店铺?
刘经理:杨队,不是我不帮忙,咱哩店铺都有主了……是杨队的亲戚想来做生意?看你真操心专门为这事跑两趟。
李萍:不是杨队亲戚,是我们辖区的一个商户。
刘经理:哦,不沾亲不带故,你都恁操心。杨队,你这服务工作做的真没啥儿说的!
杨凯:刘经理,你也知道,现在咱们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未经审批的马路夜市都要取缔。咱辖区有个商户全家没有工作,就指望摆砂锅摊养活一家子。咱不能光考虑城市的“面子”,咱也得考虑考虑老百姓的“肚子”。刘经理,你说是不是?
刘经理:杨队,你说哩是这个道理!
杨凯:像这类问题,全推向社会、推给*府,那也不是一会儿半会儿能解决哩。咱能操个心、帮个忙,把服务工作做好,也算是替*府分忧、替社会解难!
刘经理频频点头。
杨凯:刘经理,你再想想办法吧,只当我欠你一个人情!
刘经理沉吟片刻:杨队,你话说到这儿了,有个朋友倒是叫我留了间店铺,到现在还没回话,我把这间匀出来,也算是支持杨队哩工作吧!
杨凯:感谢!
17红庙路下午外
老于头、老于头老伴在路边卖菜,三轮车上挂着的小喇叭一遍遍地叫卖。
老于头老伴:菜真是越来越不好卖了,转了好几个地方,从早上卖到下午,还剩这么多没卖完。一会儿碰见城管了又是麻烦。
老于头:生意不好,我还一肚子气没处撒呢!
老于头老伴:人家城管交待好几回了,咱总不能装着啥也不知道?
老于头:他们动咱一指头试试,不讹他们才怪!那边有人打牌呢,我去看会儿热闹,反正也没生意。
老于头刚离开,叶万旭和两个队员开执法车经过,在老于头三轮车前停下来。
叶万旭:请你先把小喇叭关了,在这儿卖菜可不允许啊!
老于头老伴:俺们刚出来做生意,不懂这规矩。
队员甲:不对吧,我咋看着你觉得面熟?
老于头老伴:长的像的人多了。
队员乙:我也觉得面熟,你上次好像还写过保证,不再占道经营了。
老于头老伴默不作声。
叶万旭:对第一次违犯规定的,我们可以不予处罚。就算你今天是第一次,不处罚你,你到俺们中队学习一下有关规定,写份承诺书,总可以吧?
老于头老伴:这会儿俺去不了,俺老头儿不在。
队员甲:那我们开张单子,先把你的电子秤证据保全,等回头你们去了再给你,保证不处罚。
老于头老伴:那可不中!
队员乙开始拿笔开单子。
大涛和队员乙先后在单子上签名后递给老于头老伴,队员甲拿起电子秤。
老于头老伴:把秤给我!
老于头老伴夺电子秤,队员甲闪身,老于头老伴用力过猛,身体失去平衡,叶万旭伸手没扶住,老于头老伴歪倒在地。
老于头老伴:城管打人了!城管打人了!
围上来几个路人,杨凯、李萍正好赶到。
杨凯:打没打人,看一看执法记录仪就知道了。你先站起来说好不好?
老于头老伴:就是你们打的!我动弹不了啦。
老于头闻声跑过来,闻听此言,一个耳光打在老杨脸上。
路人一片哗然:哎呀。
叶万旭等人气得说不出话,欲冲向老于头,被杨凯拦住。
杨凯:我们执法都配备了记录仪,大家都可以看看!
队员乙将刚才记录的视频播放出来,看到是老伴自己跌倒的,老于头不再出声。
路人纷纷指责:真不像话,不问青红皂白就打人……就是……
老于头、老于头老伴一脸尴尬,老于头老伴也从地上站了起来。
老于头:真……真对不起。
杨凯:于师傅,你可能不认识我,但我认识你,打交道多了,想没有印象都难。我听社区的同志说,你老两口没有收入。正好区环卫站新盖了一批公厕,要是你愿意的话,我替你申请个管理公厕的公益性岗位。收入稳定,比你们老两口辛辛苦苦卖菜强。
老于头老伴:这叫俺们说啥好呢……
老于头:我这脸真该打!
老于头一巴掌扇在自己脸上,还想继续扇时,被杨凯紧紧拽住。
杨凯:于师傅,咱不打不相识。以后有啥需要帮助的,就找老杨,我手机一天24小时开机。
老于头:中,中……
18街道夜外
夜幕降临,杨凯带着李萍、叶万旭等队员对街道两侧出店经营的桌椅以及广告牌进行清理,不断亲自帮店主搬运物品。
叶万旭:杨队,老苏的砂锅摊昨天晚上给他下过通知了,不知道他今天晚上还会不会再出来?
李萍:刚才咱们转第一趟没见他出摊。这会儿9点多了,他会不会觉得咱下班了,偷偷出来呢?
杨凯:不管他出不出来,咱都再过去看看。真要是老苏出摊儿了,我就顺便把那个好消息告诉他。以后,他就不用再跟咱们“打游击”了。
大家上车,夜幕中出发。
19街道夜外
老苏砂锅摊,人行道上摆放了五、六张桌子,旁边是椅子,有三桌已经坐上了人,吆五喝六。
老苏一家正在忙得不亦乐乎。
城管车开到。
杨凯:老苏,咋又出摊儿了?昨天晚上不是给你下过通知了吗?你这不是明知故犯?
老苏:杨队,我……
老杨:现在城市管理要求这么高,还是把摊儿收拾了吧!
叶万旭等队员动手将没有人坐的椅子垛起来。几桌食客见状纷纷起身结账。
三儿:妈,最里边的那桌人哩?
老苏老伴:没注意啊!
老苏:是不是没有结账溜了?
老苏老伴:肯定是趁刚才乱的时候跑了,这会儿往哪儿找?
三儿对老杨等人发怒:都是你们搅活的!你们不来,啥事也没有!俺们过不下去,你们也没好日子过!
三儿拎起一把椅子欲砸向老杨,被老苏夫妇把椅子夺下。
李萍:没好日子过?你们知道不知道为了让你们过好日子,杨队操了多少心?为了在小吃城给你们争取一间店铺,杨队去了一趟又一趟?你们有没有良心啊!
老苏两口子相互对视一眼,然后将目光一齐投向老杨。
杨凯走近老苏,微微笑了下。
杨凯:老苏啊,今儿我去银基小吃城见到刘经理,他让你明天去办手续,以后啊,城市管理的标准越来越高,市场也要越来越规范,占道经营的马路市场不会再有了。你就好好开家店,不用像这样刮风下雨一家人还得在外面辛苦啦!
老苏:杨队……谢谢你!
20街道夜外
路灯下,杨凯骑车在下班回家的路上。
穿过一条条街道、小巷。
21杨凯家客厅夜内
杨凯轻声走进客厅,墙上时钟的指针指向了夜里11点,圆
圆已经趴在茶几上睡着,电视里还在播放着少儿频道节目。
杨凯忽然看见圆圆的小手里好像捏着一块儿东西。
杨凯轻轻掰开圆圆的手,发现圆圆捏着的竟然是一块没有
吃完的方便面。
杨凯眼角湿润了。
22圆圆卧室夜内
杨凯把圆圆轻轻抱到床上。
杨凯深情地看着女儿。
杨凯的泪珠颗颗落下。
23音乐声中圆圆的课堂上黑板上写有:作文我的爸爸
圆圆站起朗读作文。(圆圆的画外音:我的爸爸是一名城管,由于妈妈在县里上班,一个星期才能回家一次,每次开家长会,我的座位总是空着的,爸爸总是说工作太忙没有时间。我多想像别的同学那样,能在爸爸的跟前撒撒娇,跟爸爸一起看场电影、去外地旅游。爸爸不是不爱我,听邻居奶奶说,那次我生病,爸爸陪了我整整一夜,只是他心里放不下他的工作……)
24音乐声中画面切换——
杨凯和队员们一起拆除户外广告、清理乱扯乱挂、取缔占道经营。
杨凯亲手给聋哑人范师傅的修车摊刷油漆,升级改造。
老于头给公厕保洁,表情微笑,心满意足。
老苏一家在窗明几净的小吃城忙碌,顾客进进出出。
音乐声中,老于头停下手里的动作,慢慢抬起头,若有所思。
音乐声中,老苏停下手里的动作,慢慢抬起头,若有所思。
音乐声中,杨凯走在街道上巡视,定格。
音乐声息,剧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