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山东省青岛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12日消息,截至10月11日23时,青岛市共发现6例确诊病例、6例无症状感染者,医院高度关联。昨天白天,国家卫健委已经派出工作组,赴青岛指导当地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昨晚,青岛市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疫情防控最新情况。青岛核酸检测已采样万份发布会上,青岛市*府办公厅副主任陈万胜介绍,截至10月12日17时30分,青岛市已完成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一般接触者人,医务人员、住院病人及陪护人员和社会检测人群7614人的核酸检测采样,共计采样8785份,已出检测结果份。除了昨天清晨公布的9例核酸检测阳性结果以外,其他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现新的阳性感染者。△青岛市民正排队进行核酸检测一地升为中风险地区发布会上,青岛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张华强表示,本次疫情当中,青岛的确诊病例不是在社区当中发生,医院筛查中发生,且病医院治疗,风险较小,尚未发现社区确诊病例。目前,医院所在的楼山后社区定为中风险区域,其他区域风险等级不变。
青岛疫情影响如何?
张文宏给出最新判断
12日,上海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微博上发文给出最新判断:即便出现青岛这样的局部疫情,也可以通过扩大检测来获得“动态清零”,实现最具成本效益的抗疫效果。中国的疫苗研发目前显示比较好的进度和态势,通过疫苗保护和扩大检测与检疫,中国应该能应付不断改变的世界。
张文宏还表示,就像早期抗疫各国国情不同不能互抄作业,现在全球抗疫进入深水区,也不能互抄作业。中国既要维持目前的抗疫成果,也要为下一步全球的逐渐开放做好准备。目前全球采取比较统一的入境检测与隔离措施,中国也不例外。这段时间窗口是中国制定战略应对的*金窗口。
张文宏微博原文如下:
△张文宏微博截图因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原定于在青岛举办的上合博览会延期10月12日,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青岛论坛暨上海合作组织国际投资贸易博览会组委会发布《关于上合博览会延期举办的通知》。根据通知,因疫情防控工作需要,上海合作组织国际投资贸易博览会暨青岛·上合国家客厅启用仪式延期举行,具体举办时间另行通知。此前在北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组委会宣布上合博览会将于本月16日—18日在山东青岛胶州举行。双节假期青岛接待游客.58万人次
据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监测数据显示,今年国庆、中秋假期,青岛市共接待游客.58万人次。
那么,多万旅客都是来自哪里?
记者查询迁徙地图看到,9月26日至10月5日期间,从各地进入青岛人员最多的三个地点均在山东省内,分别是济南市、潍坊市、烟台市三个城市。外省来青岛人员最多的城市为太原市,也是进出青岛人员数量排名前十城市中的唯一一个外省城市。
△图片源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10月11日晚,济南市委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召开视频调度会议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紧急部署。对9月23日以来青岛入济返济人员按要求进行2次核酸检测,1次血清抗体检测(2次核酸检测间隔24小时)。对即日起青岛新入济人员严格按照“2+1+7”(即2次核酸检测、1次血清抗体检测、7天健康监测)防控要求进行管控。10月12日,烟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也发布提示,凡9月23日以来从青岛城区来烟返烟人员,主动向所在社区报备,在做好自我防护下自行到医疗机构或检测机构进行检测。10月11日,青岛发布新增3例新冠病*无症状感染者的消息之后,山东菏泽牡丹区、辽宁大连市、辽宁丹东市、吉林省白城市、江西赣州市等多地相继发布提醒“如非必要,近期不要前往青岛市”。扩散!9月27日以来去过青岛且坐过这辆出租车的请主动报告10月12日下午,北京市第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召开。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提醒,请9月27日以来去过青岛并乘坐过车牌号为鲁U·T出租车者主动联系所在社区或到医疗机构进行核酸检测。
专家:全球疫情第二次发作已拉开序幕
中国疾控中心原副主任,公共卫生和流行病学专家杨功焕11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综合多方面因素,新冠疫情秋冬季反弹已经开始,第二波疫情的发作已拉开序幕。
她表示,新冠病*的活性跟季度密切相关,秋冬气温下降,病*活性升高,造成疫情在秋冬季节的必然反复。不过,随着人类应对新冠疫情经验的不断积累,死亡率已在下降,所以不必像第一波疫情出现时那么担忧。
她认为,目前,中国病例数“起点”在全球范围内已经非常低,病*的基础量也很低。“但这并不代表没有,意味着中国如不注意防控,病*发作和扩散的风险仍然存在。”杨功焕认为,中国已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一些必要的防控措施依然在坚持,而且疫情防控的意识早已深入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今年5月31日,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接受采访时就认为,秋冬暴发二次疫情“基本上是肯定的”。
而早在3月31日,美国顶级传染病专家安东尼·福奇就表示,美国新冠疫情可能在今年秋天卷土重来。全球疫情将在秋冬开始二次暴发已成为共识。
来源:央视新闻(cctvnewscenter)、北京青年报、人民日报客户端、环球时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推荐阅读
杭州男子贷款买新车,莫名其妙变租车?!买车时千万注意这一点!浙江一网友买到颜色“恶心”的猪肉,有点嫌弃...结果被怼了恸!噩耗传来
点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