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 晶
一路谈天说地、嘻嘻哈哈。不知不觉中,我们怀揣探究*花致富乡亲,一赏 遍地*花醉游人 的心境,来到了大同市云州区。
云州区位于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东北边沿。被誉为中国的 *花之乡 。其栽种*花始于北魏,明永乐年间开始大量种植,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从明朝开始,云州区就有 *花之乡 的美誉。这里有火山喷发后造就的富锌富硒土壤,加上日照时间长、水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等天然优势,生产出的*花菜色泽金*、角长肉厚、七蕊金*,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C、钙、胡萝卜素、氨基酸等养分,营养价值极高,并且具有止血、消肿、镇痛、清热、利湿、通乳、健胃安神等功效。因而,在云州区,不少村种植*花,把种植*花作为脱贫致富重要途径也就不觉为奇了。
早上
北京中科医院骗人八点过,我还沉浸在余兴未尽的露天中秋晚会,月满云州的现场。一阵心中 满目*花入眼帘、大片*花赛江南 的美景,又催促我赶紧从宾馆出发,去实地看个究竟。
迎着塞北凉爽的风,驱车四公里后,我们来到了云州区瓜园村。一进村里,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村庄,精神抖擞的村民。许多游客到处转悠。或嗅、或拍照。特别是一片片随着秋风左右摇摆的*花,似乎是让人进入了一片硕大的金色海洋,让人心旷神怡。
区委宣传部部长张文娟,已在村里金色的储库门前等候多时。她着重介绍了: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好青年——李成。瓜园村全村有496户,1113人。耕地面积3052.5亩,其中水浇地1500亩,退耕还林地2401亩,林地25070亩。过去,瓜园村是一个较为贫穷的村子,在区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该村把种植*花作为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目前有181户,463人种植*花926亩。每亩收入10000元左右,仅此一项,人均增加收入2700元。她带领我们参观了瓜园村金色储库。库房面积特别大,房间是长方形的。码放在库房待发的一箱箱浅*或金*色的*花,大小长短均匀,一股股清香的味儿扑面而来。顿时,我想起了清香扑鼻的*花汤,想起了我的最爱,老父亲经常给我们做的*花菜烧肉,我还记得:先干*花用水发开20来分钟后,将水分挤出待用,把五花肉切成薄厚相宜的块,下到滚烫的水里去除腥味,油烧至六分熟,将花椒大料姜爆炒后捞出,再放适量的白糖或红糖,炒至变咖啡色时下肉炒出糖色,再添加适量的水和酱油小火炖,最后
白癜风初期什么样的下*花菜和盐收汁出锅。一份色香味美的佳肴端上桌,让人垂涎不已。
正在我似梦非梦、游走于满席*花佳肴时,我们又来到了离瓜园村不远的西秤村。
西坪村村支书王美珍告诉我们,西坪村原来到处是垃圾,村民贫穷,如今变成现在这个漂亮干净的模样,主要是村民靠种*花脱了贫、致了富。以前没钱娶媳妇,现在是外面的姑娘主动托人要嫁到西坪村。村民说,这是家家户户种*花后才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年轻小伙子能取上媳妇,*花有一半的功劳!
这话一点不假。
今年2月、5月《人民日报》先后报道了大同市云州区种植*花带给老百姓的实惠。文章说: *花赢了小家赢大家 ,云州区吉家庄村的刘振荣、高存仙老两口,多年来一直过着紧巴巴的日子,近年来,靠着种了24亩*花,来了个鲤鱼翻身,年收入最少挣到10万元,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不再为穷日子拮据了。老两口感慨地说,要感谢*,感谢*府的好*策!是上级的大力扶持和指导,我们才过上了不愁吃不愁穿的好日子。
目前, 大同*花 商标已通过国家工商总局原产地保护认证,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中国国际农交会授予 2017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产品畅销国内及东南亚、欧美等地,并多次在国内、国际农产品博览会上荣获金奖。云州区成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是的,*花已经给老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实惠,并成了云州区许多老百姓脱贫致富的重要项目,我们不难看到,*花不光是百姓餐桌上的一道美味菜品,更是老百姓增加收入不可或缺的重要路径。不久的将来,一个以*花为主题,集销售*花、生态保护、融观光旅游休闲为一体的 *花 ,将在云州大地盛开!
作者简介:空谷幽兰,原名王晶,四川盐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