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白城市体育部门围绕青少年运动场所、青少年人才培养、青少年体育竞赛三大建设目标,建立健全培养体系,构建全社会同向发力的青少年体育工作新格局。
围绕青少年运动场所建设,打造便利的“15分钟”健身圈。截至目前,市区内建设有1个全民健身中心、1个体育场、1个滑冰馆、5个城市健身广场、2个体育公园,市辖区街道实现全民健身路径全覆盖。计划建设的体育馆、游泳馆、乒羽排中心已进入办理“农转建”手续阶段,各中小学均建设有体育馆(场)、室外运动场等各类体育健身设施,较好地满足了白城市青少年体育健身活动需要。
围绕青少年人才培养建设,推进各级体育组织训练及发掘体育人才。截至目前,白城市共获评9所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建设6所青少年体校,扶持14个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各学校和俱乐部积极推进三大球、田径、速度滑冰等优势项目,发掘大量优秀的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每年向省输送优秀人才40名以上,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处于吉林省领先地位。年,白城市体校与洮北区东胜学校促成体育人才培养培训合作机制,选派3名专业教练员每周开展速滑培训,已发掘4名青少年速滑人才,取得突出成果。
围绕青少年体育竞赛,提高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水平。市体育部门根据白城市地方特色,每年精心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青少年体育赛事。截至目前,已连续举办10届青少年小马拉松赛、10届青少年速度滑冰比赛、9届青少年乒乓球比赛、5届体育后备人才基地校运动会。经统计,全市未成年人体质监测达标率达到69.9%以上,全市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优秀达标率15%,全市青少年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得到普遍提高。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