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60后老人上大学浪费资源还是利用资源 [复制链接]

1#

考大学是为了学本事、长修养、找工作、谋生活,所以是年轮人的事情,即使读研一般也在30岁以下。然而,现在40多岁、50多岁考大学、上大学的越来越多,让许多局外人读不明白为何出现如此“时光倒转”。

五十不惑,还需要到大学里去解惑吗?正是赡养父母、抚育儿女的季节,跑去上学这算什么回事?已经到了健忘、丢三落四的年龄,这又如何完成学业?年龄可能比教师还大,教师又该如何施教?许多人疑问多多,所以花白年纪的人参加高考和报到上学成为舆论焦点。

比如四川就有一位高考“钉子户”,26次参加高考,今年已经55岁,还是出现在考场上,结果仍然一如既往,因此成了网红。所以,对于花白年纪的“老者”考大学、上大学,一些人觉得这是当事者自娱自乐,旁人也是看个热闹,茶余饭后消磨时间而已。但是,一些当事人则是很认真,不仅考上了本科,而且还考上了研究生甚至博士研究生,正儿八经报到上学,这就值得探究一番了。

(一)级有一位48岁的新生。

年,山东交通职业学院有一位新生是年出生,48岁,头发已经头白,与小年轻一起报到上学。

(二)级有一位47岁的新生。

年,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就录取了一名47岁的学生,他的儿子已经工作,本人却跑去上大学。原来是父亲工作,儿子上学,现在是儿子工作,父亲上学,是不是互相供养?不得而知。

(三)厦门大学级研究生有51名70后。

在年高校新生中,大龄学生更多。厦门大学新生大数据显示,在研究生新生中,70后有51人(详见下图),如此之大,确实让人眼睛一亮,咋这么多?算一算年龄有多大?即使是79年出生,也有43岁,如果是70年出生也就52岁了。这个年龄还去上学,许多人自然是想不明白。他们不工作吗?他们的家人靠什么生活?疑问重重。

(四)也有60后“老者”上大学,而且不只一位。

在新生中,“老者”新生似在增长趋势,各个层次都有,博士生、硕士生、大专生。在年龄上,似乎也是没有最老、只有更老。70后已经不算什么,级新生中还有60后呢,这已经临近退休了。

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有一位50岁的新生(下图为证),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有一位52岁的新生。三年大专毕业,这二位应该是53岁和55岁,即使找工作,又有哪个单位想要。即使有单位想要,社会保险也是一个麻烦。上不上保险?不上保险,违法。上保险,社保未满15年不能退休,否则仍然违法。

在*大学新生中,有一名52岁的硕士新生和一名50岁的博士新生(下图为证)。

在厦门大学新生中,除了51名70后研究生之外,还有4名60后研究生(见(三)中的图片),是硕士还是博士暂时情况不明,但无疑这些人已是“老者”。算一算年龄就知道有多老。如果年出生,今年53岁。如果年出生,今年62岁,超过了退休年龄,地地道道的老人,还是白发老人,已经是爷爷辈分了。真的像白居易所写:满园花菊郁金*,中有孤丛色似霜。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这有些格格不入。

可以说,级新生中,“老龄”新生肯定不止本文中梳理出来的这59人,但到底有多少却不得而知。

(五)浪费资源还是利用资源,有用还是无用?

40多岁上大学,50多岁成为高校新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暂且不论这些“老龄”学生能否跟得上学习进度、如期完成学业,仅是他们这种打破常规的举动就处于争议之中。

浪费教育资源还是利用教育资源?有的说他们在浪费教育资源。年轻一代承担建设未来、发展经济的重任,所以必须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成为社会有用之才。一些“老者”跑去争夺教育资源,这是一种浪费。不过,也有人持不同看法,认为在以前确实如此,但如今则不然。一些高校面临招生荒,完不成招生计划,这些“老者”去上学恰恰是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

浪费人力资源还是开发人力资源?有的说四五十岁的年龄,正是为社会创造财富的*金季节,一些人跑到大学读书实际上是浪费人力资源。理由是,上学期间,一方面不能为社会创造财富,一方面还要消耗社会财富,这一里一外,相差多少?对此,也有人表示不同看法。他们认为磨刀不误砍柴工,一些人上学之后再工作,能力更强,效率更高,可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这是开发人力资源。又有人认为,在几亿劳力的大国,几十个处于工作年龄阶段的人去上学,可以忽略不计,不用如此杞人忧天。

是在做无用功还是进行有益探索?有的说,从如今的职场情形看,35岁就难找工作。50多岁上学,等到毕业时即使没有达到退休年龄也接近退休年龄,已经无法工作,岂不是白学了,这样纯粹是做无用功,没有意义。但也有人认为,国家倡导学习型社会,提倡“活到老、学到老”,这些人并不是为了工作而上学,而是追求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在终身学习方面起到了示范作用,也是对如何活到老、学到老的一种探索,或许以后有更多的“白发”退休老人进入普通大学学习呢,在国外也是有这种情况的。

事实到底如何?回头看一看山东交通职业学院级一名48岁新生的情况。此位学生报考的是单独招生中的退役*人类别,这并不存在和普通考生抢占教育资源的问题。他做了20多年的房地产,现在担任一家“无损检测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他认为这是一次新的创业,所以选择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原因是公司未来要开拓这个业务,需要提前进行知识储备。可见还是学而有用,而且不存在重新就业的问题。

在“老者”新生中,有的已经病退在家,上学确实是本人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这等于用退休费“供养”生源不足的学校,有益于社会。至于40多岁这些不大不小的新生,已经身在职场,提高能力而已,更多的应该是非全日制,能不能顺利毕业估计也不是他们追求的目标,充电而已。

#高考择校#

网友们,50多岁的“花白”年纪,60岁的“老人”考上学、读大学,你是如何看待的?期待留言讨论,供阅读者欣赏。谢谢阅读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