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东亚经贸新闻」
白城再度登上CCTV-13
吉林启动建设新能源产业项目
总投资亿元
10月28日,吉林省“陆上风光三峡”工程建设全面启动。承载着全省新能源发展历史使命的吉林“陆上风光三峡”工程,在美丽的吉林西部加速崛起,将为建设生态强省、推动吉林振兴注入强大的“绿色动能”!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10月28日,在白城市通榆县八面乡吉西基地鲁固直流万千瓦外送项目建设现场,全省“陆上风光三峡”工程全面建设启动仪式正式拉开帷幕。
在图片展区内,一块块制作精美的全省“陆上风光三峡”工程展板展现着全省各地项目建设情况和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景,迎着秋日耀眼的阳光,吹响了全力加快新能源项目建设的号角。
据了解,吉林“陆上风光三峡”工程是指充分发挥我省西部地区丰富的风、光资源和充裕的土地优势,利用正在推进的“吉电南送”特高压通道等电力外送条件,全力推进“国家级新能源生产建设基地”建设,积极打造省内消纳基地、新能源外送基地、新能源转化基地3个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在装机容量和发电量上超过水上三峡,形成吉林“陆上风光三峡”。
白城市作为国家首批千万千瓦风电基地、全国唯一的风电本地消纳示范区、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和国家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是吉林“陆上风光三峡”工程的建设主力*。白城风能可开发面积超过平方公里,光伏可开发面积超过平方公里,未来我市还有近万千瓦的新能源有待开发。目前,我市建成了个风电光伏发电项目,总装机万千瓦,占全省63%;在建23个风电光伏发电项目,总装机万千瓦。到“十四五”期末,清洁能源总装机达到万千瓦,其中风电万千瓦,光伏万千瓦。
一个个新能源项目的建设,为我市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走出一条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互促共赢的创新发展之路,注入了强劲动力。
承接好、落实好“陆上风光三峡”工程,对我市新能源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市上下按照“系统谋划、集成布局、整体推进、头部引领、形成闭环”的思路,全力抓好风光资源开发,加快推动氢能产业发展,打造绿电产业示范园区,构建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加快建设“陆上风光三峡”,构建新能源产业体系。
号令一声三*动,在这个充满收获的美好季节,启动仪式的号子响彻全省各地,我市也按下了“陆上风光三峡”项目建设的“快进键”,一批项目正承载着全市人民的美好向往扬帆起航。
忆往昔,栉风沐雨书写辉煌成就;展未来,风光万里铸就水秀天清。沿着打造成为国家松辽新能源保障基地核心区战略路径,吉林省清洁能源产业与时俱进、奋力楫舟的发展新画卷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