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病治疗医院哪家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131228/4318829.html武德九年(公元年)六月初三,太白金星出现于白昼天空。大唐天文官员对此的解释是秦王李世民将成为新任天子。然而,当唐高祖李渊向李世民出示该结论时,后者却递上密奏,控诉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淫乱后宫。于是,极为震惊的大唐皇帝决定于次日早上召开高级会议,并要求李世民与涉案方李建成、李元吉一同前往会场,接受问询。
(一)疑团重重的玄武门之变
六月初四清晨,核心大臣裴寂、萧瑀、陈叔达、封伦、宇文士及、窦诞、颜师古等人先一步进入宫中,与李渊紧急磋商如何解决让人头痛不已的太子与秦王之争。而从李世民本次密奏看,不论其内容真假如何,兄弟俩都已发展到了势同水火,无法并存之地步。
可以肯定,如果无法在短期内发现太子、齐王“淫乱后宫”的真凭实据(事实上也很难发现),大唐皇帝必将为了江山大局出发,忍痛作出选择。“得到太白金星问候”的李世民大概率会成为最终输家。
李世民心中其实非常清楚这一点。这也是他确信李建成、李元吉会如约来到会场,接受李渊问话的原因。若哥俩托故不来,反倒给人以心虚印象。秦王的真实意图也并非要“告倒”二人,而是另一个更为干净利落的解决方案。
玄武门事变主角——李世民
六月初四当天一大早,李世民便带着十位随从: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伏兵于玄武门”。
同时,在皇宫内线张婕妤通知下,被告对象李建成也获悉了李世民密奏大概内容。怀着既紧张又诧异的心情,他将齐王李元吉招来东宫(即太子宫)商量对策。
李元吉的第一感觉是有问题,因为像投诉“淫乱后宫”这种不顾脸面与后果的行为,近似泼妇骂街,不符合李世民一惯冷静缜密的风格。这事背后总透着邪乎。所以,他的反应是不要去,先留在东宫静观其变。
《资治通鉴》:元吉曰:“宜勒宫府兵,托疾不朝,以观形势。”
但正如李世民所预计的一样,在形势大优情况下,李建成不能不参加这场他注定会胜利的审判。因此,在让所有太子、齐王府*队进入临战状态后,两人还是入了宫。当他们走到临湖殿时,突然察觉大事不妙,立即疯狂催马往东宫方向逃命。
《资治通鉴》:乃俱入,趣玄武门。……建成、元吉至临湖殿,觉变,即跋马东归宫府。
这时,骑马尾随其后的李世民引弓放箭,当场射杀了李建成。接着,尉迟敬德领七十名骑兵赶到,射杀了李元吉。
玄武门事变中,李世民射杀李建成瞬间
之后,很快得到消息的东宫、齐王府两千余人马便在大将冯立、薛万彻等人带领下,直奔玄武门,为主公复仇。秦王府大将张公谨独自一人关闭了城门,将乱兵堵在玄武门外进不来。而驻守于此的“屯营兵”则与东宫、齐王府士兵缠斗于一起。双方打的非常激烈,并导致守方的云麾将*敬君弘、中郎将吕世衡战死。与此同时,全副武装的尉迟敬德在宫内面见了唐高祖李渊,并请后者宣布让所有*队听从李世民的指挥。
最终,随着数百名秦王府猛将参战,以及皇帝诏令和建成、元吉首级被出示,复仇大*这才绝望散去。
至此,玄武门事变胜利结束,李世民成为了最后赢家。
但此次事变也留下诸多疑团:
李世民伏兵于玄武门时,为何异常谨慎的太子、齐王竟没察觉,直至走到临湖殿才猛然发现情况有异?李世民是如何在太子庞大的眼线下,瞒天过海,发动致命进攻的?
李世民共带十名随从埋伏在玄武门,为何尉迟敬德追击李元吉时的骑兵多达七十名?
在李建成、李元吉被射杀后,到东宫攻打玄武门之前的这段时间,皇宫内发生了什么?
当东宫士兵攻打玄武门时,为何只有张公谨在独自关闭城门?李世民这时在哪里?
当宫门关闭,皇宫内卫兵出不去时,与东宫士兵对打的“屯营兵”又来自哪里?
很晚才与东宫*队激战的数百名秦王府勇士在事变中究竟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当尉迟敬德全副武装走到李渊面前时,保护皇帝安全的皇宫侍卫为何不加阻拦?
(二)常何在玄武门事变中到底起了什么作用?
要拨开笼罩在这段历史之上的层层迷雾,我们还是需要从玄武门之变中重要而神秘的人物——常何谈起。
但这一次,我们且抛开诸如“九年六月四日令总北门之寄”之类较笼统语言,及各家已成文之解读,直接翻看原汁原味的常何墓志铭,看能否挖出更多细节?
常何墓志铭中关于其在大唐履历的记载(红线左侧文字)
上图为唐高宗时期,权臣李义府为常何书写的墓志铭原文。从其飘逸潇洒的字迹中(画红线部分),我们能够清楚看到后者的官职履历。
常何原是中原霸主李密手下武将。武德元年(公元68年),李密被对手王世充击败,归顺大唐。常何作为败将一员,被大唐封为“清义府骠骑将*”。这是个正四品(正师级)的地方兵府官职(带兵~人)。
《旧唐书职官》:诸*骠骑将*为统*……统*正四品下,后改为折冲都尉。
同年,李密因在长安混的不如意,便借口去中原办事,将常何等老下属带离了关中。路上,常何获悉老板有反叛意图时,曾流涕劝谏。然而李密没有听从,并瞒着前者发动了兵变。
兵变失败后,常何虽然也牵连其中,但由于“深明大义”,只被做了降级处理,改封“车骑将*”,仍留大唐任用。“车骑将*”是个正五品(正团级)的官职,为其原职“骠骑将*”的副官。
《新唐书职官》:七年,改……车骑将*为别将。《旧唐书百官》:别将正五品上。
武德四年,常何随李世民攻打王世充,被安排为“左右骁骑”。但这并非一个官职,而是在战场中紧随李世民冲锋的精锐骑士。尽管他这时地位不高,但与炙手可热的秦王李世民却关系亲密。其墓志铭中有处细节尤其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