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百人百天献礼建党百年十 [复制链接]

1#

建*周年

传承红色基因

凝聚奋进力量

百人百天献礼建*百年

大安镇中小学校红色朗读站欢迎您

年-年

01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

刊次:第十期

朗读者:胡鑫鑫

日期:4月7日

主题:谱写一曲红色咏叹调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

百年初心历久弥坚。

朗读者简介:胡鑫鑫,26岁,年入职通化县大安镇中小学校,从事七、八年的地理教学工作。教育格言:用心做事,传道解惑;用情育人,润物无声。

学*史/颂*恩/跟*走

02

谱写一曲红色咏叹调

朗读内容

谱写一曲红色咏叹调

“还我卢德铭!”毛泽东在听到秋收起义总指挥卢德铭牺牲时,痛心疾呼。年9月,为掩护主力部队向湘赣边界的罗霄山脉转移,卢德铭仅带一连兵力阻击敌人,不幸中弹牺牲,他是井冈山斗争时期,我*牺牲的最高将领,谱写了一曲红色咏叹调。少年时期的卢德铭,受“五四运动”的影响,阅读《新青年》等进步书刊,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年,经孙中山面试、推荐,卢德铭被*埔*校破格录取,并加入中国共产*,在戎马倥偬中,他写下一封封“行*书”,话真挚亲情,谈执着信念,洋溢着热血青年的家国情怀,承载着革命者坚如磐石的忠诚信仰,诠释了共产*人一往无前的使命担当。如果瑞勤要等我,我对她有几点要求:一要读书;二要革命;三不要缠脚。人生自古伤别离。一封家书中的“两要一不要”,寄托着革命者对爱情的美好向往。卢德铭希望恋人多读书,积极投身革命为国家作贡献,打破传统封建礼教的束缚,做个新时代的女性。恋人之间的红色情书,期待着两人成为志同道合的革命伴侣。信仰是百折不挠的力量,一旦崇高的信念树立起来,任何力量都难以摧毁。年,卢德铭参加东征,并坚持写家书:我们这次北伐,有这样的顺利进*,全靠群众的支持。他之所以有这样的感慨,是因为在战斗中感受到了人民群众力量之伟大,正是在一次次血雨腥风的洗礼中得到锤炼,卢德铭为人民服务的意志更加坚定。“诗圣”杜甫在《春望》中写下佳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战乱频仍,一封家书是何等的珍贵!年“四一二”反革命*变爆发,一大批共产*人遇难。为了革命信仰,卢德铭寄出最后一封家书:“为了不连累家庭,今后我暂时不寄出家书,你们也不要来信....”简短而有力的话语,表达了革命者为信仰而战的勇气,为理想献身的决心。卢德铭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国家的存亡,比个人、家庭的安危更为重要。坚定的信仰是共产*人的*治灵*,在危急时刻勇于并善于担当尤为珍贵。年秋收起义受挫后,在9月19日的文家市前敌委员会会议上,毛泽东主张放弃攻打长沙,把起义*转移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山区。而师长余洒度顽固地坚持错误意见:取浏阳直攻长沙。卢德铭认为,再攻打长沙就有全*覆没的危险。这对于会议统一思想,最终通过毛泽东的正确主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毛泽东曾称赞德铭同志为革命保留了火种,他是一名出色的*事指挥员,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历史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卢德铭在秋收起义史上留下的浓墨重彩的一笔:永远不会忘记,卢德铭在为“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转折中作出的伟大贡献。

学*史/颂*恩/跟*走

03

百年初心历久弥坚

学*史/颂*恩/跟*走

校风:

校以育人为本

师以敬业为乐

生以成长为志

校训:

尚美、远志、严谨、勤奋

审核:辛海霞

策划:刘妍

编辑:胡鑫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