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蓝色字加入“渠县大小事”
下列图中黑色虚线内为当代达州市行*区划范围。先秦时期,今达州市地区先后归属賨国、巴国。战国末期秦国灭巴,其地归属秦国巴郡,开始纳入全国的行*区划中。
西汉
上图为公元7年西汉时期。此时今达州市境内存在上图一县,属巴郡。巴郡治江州县(今重庆市)。
宕渠县,西汉改宕渠道置,治今渠县土溪镇城坝遗址。东汉末曾为宕渠郡治,三国、西晋属巴西郡。十六国成汉又为宕渠郡治。南朝宋废。
西晋
上图为公元年西晋时期。此时今达州市境内存在上图两县,属巴西郡。巴西郡治阆中县(今阆中市)。
宣汉县(前),东汉和帝时置,今达州市区行*建制的起源。西魏废帝二年(年)改为石城县,隋开皇十八年(年)改为通川县,明洪武九年(年)并入达州为州城,清嘉庆七年(年)改为达县。年达县析城区设达县市,原达县后改为达川区,达县市逐步改为通川区,至今。
隋朝
上图为公元年隋朝时期。此时今达州市境内存在上图八县,分属宕渠郡和通川郡。
流江县,北周武成元年(年)置,今渠县行*建制的起源。历为流江郡、渠州、宕渠郡、潾山郡治,明初并入渠州为州城,不久改为渠县,延续至今。
东乡县,南朝梁置,今宣汉县行*建制的起源。初治今宣汉县普光镇,元中期废,明成化元年(年)复置并迁治今址。民国初改为宣汉县,延续至今。
宣汉县(后),西魏置,治今宣汉县东北;永穆县,隋开皇十八年(年)改永康县置,治今达川区桥湾乡;石鼓县,西魏置,治今宣汉县东林乡;三冈县,南朝梁大同二年(年)置,治今达川区河市镇;西流县,西魏改汉兴县置,治今宣汉县东北。此五县唐宋时期废,不赘述。
唐朝
上图为公元年唐朝时期。此时今达州市境内存在上图十县(太平标记有偏差,不在境内),分属三州。
通州,西魏废帝二年(年)改万州置,今达州市地级行*建制的前身。隋大业初改通川郡,唐武德元年(年)复改通州。北宋乾德三年(年)改达州,清嘉庆七年(年)改为绥定府,逐步演变至今。
渠州,梁大同三年(年)置,隋大业三年(年)改为宕渠郡,唐武德元年(年)复为渠州。明初其地级行*建制废,只留下一个渠县。
大竹县,武周久视元年(年)置,今大竹县行*建制的起源。初治今渠县北,后几经废置,元至元二十年(年)移治今址,延续至今。
邻山县,又作潾山县,南朝梁大同三年(年)置,治今大竹县东南,隋开皇初废,唐武德元年(年)复置。元至元二十年(年)又废,未延续下来。
新宁县,西魏废帝二年(年)置,今开江县行*建制的起源。初治今县东北,北宋至道二年(年)又移治今址。年改名开江县,延续至今。
北宋
上图为公元年北宋时期。此时今达州市境内存在上图七县,分属达州和渠州。
巴渠县,南朝宋置,治今宣汉县下八镇。隋开皇初废,唐永泰元年()复置。元至元二十二年()再废,未再复置。
元朝
上图为公元年元朝时期。此时今达州市境内存在上图四县,分属顺庆路和夔州路。元明两朝三级行*区划和四级行*区划并行,此时达州和渠州依旧为地级行*建制,只是笔者画的二级行*区划图无法体现。
行*隶属关系为通川等县属达州,达州属夔州路,夔州路属四川行省。渠州的情况也类似,下辖数县,上属顺庆路。
明朝
上图为公元年明朝时期。此时今达州市境内存在上图六县,分属顺庆府和夔州府。
太平县,明正德十年(年)置,今万源市行*建制的起源。清嘉庆七年(年)升为直隶厅,为地级行*建制,道光元年(年)复降为县。年改名万源县,年改设万源市,至今。
清朝
上图为公元年清朝时期。此时今达州市境内存在上图五县一厅,分属绥定府和太平厅。厅是清朝常用的地方行*建制,分散厅(县级)和直隶厅(地级)。太平厅为直隶厅,也是地级行*机构,不过只存在20年了。
绥定府为达州改置,加上太平厅的辖区,已和现代相差无几。
民国初
上图为公元年民国初期。此时今达州市地区均属东川道管辖,东川道治巴县(今重庆市)。年废除道制,各县直属省管辖。
建国初
上图为公元年建国初期。年置达县专区,辖达县、宣汉、开江、平昌、南江、通江、万源、巴中等县。年大竹、邻水、渠县三县划入,便是上图的行*区划。
年达县专区改置达县地区,辖区不变。年设达县市,年设白沙工农区。年邻水、通江、南江、平昌四县划走,撤销万源县和白沙工农区合设万源市,达县地区和达县市改名达川地区和达川市。
当代
随着年达川地区撤地设市,逐渐成今日的行*区划。
纵观达州市行*区划史,西汉时期境内建有宕渠县,为地区首县。且宕渠县在东汉末年便是郡治,不过其行*建制并未延续下来。东汉设置的宣汉县行*建制延续至今,不过不是今天的宣汉县,而是达川区和通川区。
从南北朝到明朝,今达州市地区基本是达州(通州、通川郡)和渠州(宕渠郡)两个地级行*建制并存,延续千年。到了清朝大部分时间里,只剩下一个绥定府,渠州已成渠县。
建国初的达县专区辖区颇大,行*辖区基本维持到年巴中地区和广安地区的设置。巴中地区基本便是由当时的达县地区划出,至今。
已完结全国大部分地市行*区划史,治学不易,请多分享,感激不尽。资料来源:二十五史、太平寰宇记、元和郡县志、水经注等正史和地理总志。
本地最新消息实时更新中……长按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