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来,我们围绕*策落地和创新,健全保障体系。在全面抓好国家、省里出台*策落地的同时,针对白城实际需要,按照保基本的思路,研究有针对性的保障措施,织牢织密*策保障网。
一是做实做细住房安全保障。坚持所有贫困户住房必须经有资质机构进行安全鉴定、建新房后旧房必须灭迹、新建房屋质量必须达标3个原则,出台了《危房改造实施方案》,在国家、省里补助基础上(国贫县国家每户补助元、省里补助元;省贫县国家每户补助元、省里补助元),加大投入力度,将补助标准一律拉齐到每户3.2万元,确保贫困户建40平方米的保障性住房,不用花一分钱。针对贫困户嫌改造面积小、不愿改的问题,镇赉县探索了D级危房修缮加固的方法,得到住建部和省住建厅认可推广。年以来全市共完成危房改造7.3万户,其中贫困户4.2万户。抓住土地“增减挂”*策机遇,通榆县乌兰花镇陆家村开展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在探索“陆家模式”基础上,共完成31个村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通榆县年度危房改造工作积极主动,成效明显,受到国务院奖励通报。
二是着力强化健康扶贫。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保率%,实现了应保尽保;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全部开通报销系统并实现结算,系统开通率和系统结算率均达到%;全市共认定慢病患者6.5万人,全部开通慢病待遇,到定点医疗机构就医享受慢病门诊80%兜底报销*策。坚持保大病、治小病、管慢病相结合,在落实国家和省里*策的基础上,探索了“三下沉两提高”医疗扶贫模式,“三下沉”主要包括健康服务下沉、医疗报销权限、供药下沉,“两提高”一个是将乡村两级门诊报销比例从原来的村50%、乡60%,全部提高到80%;再一个是乡卫生院报销封顶线从年度元提升到元,村卫生室报销封顶线从年度报销50元提高到80元,实现了看小病、吃零药“不出村”。针对贫困户购药不方便问题,创新开展村医代药送药方式,发动村医帮助代购药品,解决了全市名贫困人口购药难问题,打通健康扶贫*策落地“最后一公里”。针对贫困群众购买、储存胰岛素等特殊药品比较难的问题,为全市个行*村卫生室都配备了医用冰箱。针对贫困重度肾病患者,加大*策兜底力度,为全市名重度贫困户肾病患者减免透析费用中的个人承担部分和往返客车费。
三是突出抓好控辍保学。在落实国家、省教育*策基础上,按照学前、中小学、高中、特教、职教不同阶段对贫困学生进行分类减免和资助。建立贫困学生信息卡,完善贫困学生动态管理数据库,对名贫困学生进行跟踪帮扶、分类救助,市、县两级出台的资助*策累计发放约万元,全市没有发生因贫辍学现象。
四是扎实抓好饮水安全保障。全市安全饮水按照全覆盖、全达标的工作目标,采取集中建设水源工程、配套实施泵站、管网,并同步跟进水质检测的办法,全面铺开安全饮水建设工程。尤其是在管网埋设时,明确要求入户管网必须埋深均在2米以下,竖管安装在室内,解决冬季部分管网冻堵问题。同时在洮南、洮北探索了井房加装回流泵作法,洮北区投资.8万元安装回水泵台(套),洮南投资万元安装回水设备台(套),在通榆县和镇赉县探索了除铁锰氟设备反冲洗的作法,通过定期反冲洗增强水处理设备过滤能力。年以来,全市农村饮水安全累计投入11.07亿元,新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共处,新打水源井眼,维修改造管网万延长米,安装水处理设备台(套),全市农村饮水安全集中供水率98%,水质达标率%,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全部达标,万农村群众全部喝上安全水、放心水。
五是持续推进村屯环境整治。坚持载体牵动,在全省率先制定了《农村环境卫生“六清”集中整治工作方案》,明确了“六清”整治方案和具体标准,全面启动“六清”活动。累计投入2.82亿元,个行*村有90%以上的村较好完成了村屯环境整治工作。同时,针对县情不同,5个县(市、区)探索了*府购买服务和按劳取酬等保洁模式,完善了长态机制,确保村屯环境整治到位、不反弹。全市优先从贫困户和公益岗位中选聘保洁员共人,其中贫困户为人,占比为77%。洮北区在农村引入城市管理模式,在每个乡镇组建综合执法队伍,配备执法车辆,加强对农村私搭乱建、乱堆乱放、占道经营等“十堆”、“八乱”治理。
六是织牢织密综合保障网。按照加强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策衔接的要求,积极推动低保标准和扶贫标准“两线合一”,自年起,全市农村低保按照不低于国家扶贫标准逐年提标。全市共有6.46万贫困人口纳入低保和特困供养范围,占贫困人口总数的52%。年以来,全市共有3.8万人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3.3万人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共发放两项补贴资金2.4亿元。各县(市、区)全部实现由*府代缴不低于最低缴费标准的养老保险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