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鼓浪踏歌,心翔鹭岛
简介
厦门,简称“厦”或“鹭”,别称鹭岛,东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港口及风景旅游城市。
厦门地处中国华东地区、福建省东南端,由岛内(厦门本岛)、离岛鼓浪屿、西岸海沧半岛、北岸集美半岛、东岸翔安半岛、大嶝岛、小嶝岛、内陆同安、九龙江等组成。
历史沿革
远古时为白鹭栖息之地,故又称“鹭岛”;先秦时期,厦门属百越之地。西晋,年,置同安县,属晋安郡,不久裁撤,并入南安县,直到多年后才再次设县建制。此后,这里平稳经历了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鸦片战争之后,清*府被迫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厦门成为《南京条约》中规定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年11月2日,厦门正式开埠;年11月21日,清*府正式批准《厦门鼓浪屿租界土地章程》,鼓浪屿成为“万国租界”;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部长徐向前发表《停止炮击大、小金门等岛屿的声明》,历时21年的金门炮战正式划上句号;年12月,国务院决定设立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其中厦门片区共43.78平方千米。
气候
厦门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和多雨,年平均气温在21℃左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降雨量mm左右。
文化
01
城市标志
年10月23日,确定凤凰木为厦门市市树、三角梅为厦门市市花、白鹭为厦门市市鸟。厦门市的公营单位以白鹭形象为徽标。
02
通行语言
地方上使用闽南方言,闽南方言是全国八大方言之一,是一种超地区、超省界的汉语方言。
03
民俗文化
中秋博饼:闽南地区特有的饼文化外延的一种民俗活动。中秋节的一种游戏,用六粒骰子投掷结果组合来决定参与者的奖品。传统的奖品为大小不同的月饼,专有名为会饼,相传这种游戏可以预测人未来一年内的运气。
正月初三忌拜年:厦门传统习俗正月初三不能登门拜年,要在家里祭祀亡灵。有谚语曰“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困甲饱”,意思是初三日无客登门,晚起无妨。关于这种习俗有一个传说,相传,明朝嘉靖年间,倭寇占领厦门外岛浯屿,一年除夕夜晚,官兵忙于过年而疏于守备,大股倭寇乘机攻城,*民奋起抵抗敌人,激战二日三夜,倭寇才败退,但城内*民伤亡极重。初三日,百姓各自收埋亲友,吊丧亡灵,哭声震天,无暇到别家登门拜年。第二年初三日,厦门居民把此日作为忌日,久而久之,成为惯例。
04
文化遗产
高甲戏:发源于福建泉州,又名“戈甲戏”、“九角戏”、“大班”、“土班”,是闽南诸剧种中流播区域最广、观众面最多的一个地方戏曲剧种,源于明末清初闽南农村流行的一种装扮梁山英雄、表演武打技术的化装游行。歌仔戏:(发音:歌子戏或歌崽戏,后者在台湾较流行)是20世纪初叶发源于漳州的传统戏曲,故亦称之为芗剧,后传到台湾并得到进一步发扬。“歌仔”有小曲、民歌的意思(歌仔用普通话表达就是“小歌”),歌仔戏以掺杂文言的闽南语为主,让社会大众也能接触文雅词汇或忠孝节义故事,成为早期闽南地区和台湾社会重要娱乐活动之一。漆线雕:中国漆艺文化宝库中的艺术瑰宝之一,是闽南地区的传统工艺。它形成于明末清初,至晚清时逐渐成熟。漆线雕被应用于佛像装饰,俗称“装佛”,长期以来一直作为一种特殊行业广泛流传。漆线雕做工精细雅致,形象逼真生动,风格古朴庄重,画面栩栩如生,堪称艺苑奇葩,中国一绝。
05
特色美食
厦门全年盛产海鲜,种类繁多,有龙虾、鲍鱼、螃蟹,还有虾、螺、贝类等。特色小吃有面线糊、沙茶面、土笋冻、海蛎煎、炸五香、花生汤、烧肉粽等。
风景名胜
鼓浪屿国家5A级旅游景区,被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为“中国最美五大城区之首”,素有“海上花园”的美称。岛上完好地保留着许多具有中外建筑风格的建筑物,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誉。屿上居民喜爱音乐,钢琴拥有密度高,被赞为琴岛。年7月8日,“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南普陀寺
始建于唐末五代,初称泗洲院。北宋僧文翠改建称无尽岩。元废。明初复建,更名普照寺。明末诗僧觉光和尚迁建于山前,殿堂院舍齐备,住僧常达百余众,清初又废于兵祸。年,靖海候施琅收复台湾后驻镇厦门,捐资修复寺院旧观,又增建大悲阁奉观音菩萨,并以之与浙江普陀山观音道场相类比,更名为南普陀寺。
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被誉为“中国最美大学”,校园衔山含湖、面朝大海,背靠万石植物园,一侧是南普陀寺,一侧是白城沙滩,与世界文化遗产鼓浪屿隔海相望。包括群贤楼群、建南楼群、芙蓉楼群以及厦门大学人类学博物馆在内的厦门大学早期建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21世纪的厦门逐渐成为现代化国际性港口风景旅游城市,阳光明媚,海风阵阵吹人醉,雪白的海浪轻击着翡翠色的礁石,如曼妙的乐声。鸥鸣蓝空,波随帆影,山水相依。文案
故里排版
小俗责编
萝卜审核
小鸭、莯莯、酥肉、耿耿图片
源自网络侵删往期推荐书籍
一个人就是一支骑兵音乐
DoYouWanttoBuildaSnowman电影
流浪猫鲍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