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紧紧抓住产业发展和环境建设两个关键加快 [复制链接]

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战略,明确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年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重要论断和重要指示精神的指引下,国家和省级层面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先后出台了乡村振兴实施意见、五年发展规划等*策,制度框架和*策体系基本形成,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攻坚行动,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了良好开局。这次在“十四五”规划建议中,*中央再次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重要内容进行安排部署,提出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重大举措,推动力度和*策支撑必将更加有力,充分表明*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加快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决心。

经过5年多的奋力苦战,我市在脱贫攻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加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类村”建设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创造了基础条件。白城正处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阶段。既要聚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又要发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核心要务就是要紧紧抓住乡村产业发展和农村环境建设这两个关键,用这两个强有力抓手来引领乡村振兴建设。

加快产业振兴,既是前提,更是支撑。尤其在构建发展新格局的大背景下,白城农业资源优势更加突出。我们要持续完善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加速把农业产业促进农民增收、支撑乡村振兴的潜能释放出来。这也是践行“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的*治责任。一要持续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坚持改地、兴水、科技等联动发力。集中连片建设高标准农田、大规模治理改造盐碱地,启动引嫩入白扩建工程,实施黑土地保护,整乡推进玉米保护性耕作,建设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平台,大幅度提高粮食单产和品质,为全省增产百亿斤粮食做出新的贡献。同时,要加快梅花集团、益海嘉里等上下游企业衔接配套,促进玉米、水稻两大主粮就地转化增值增税,真正把“米袋子”变成“钱袋子”。二要加快打造“两都两基地”,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发展,发挥特色优势、生态优势、品质优势,聚焦补齐精深加工短板、开发药食同源高附加值产品,培育一批高效综合利用特色农业产业园区,把“两都两基地”塑造成型,推动白城由全国知名的特色农产品原料产区向全国闻名的特色食品产区转型。重点谋划和建设白城现代健康食品产业园、白城杂粮杂豆及其制品国际交易中心、生态牧业“十百千”工程(建设10万头奶牛、万头肉牛和0万头生猪、0万只肉羊、0万只白鹅等全产业链)、“名特优”生态水产品示范基地项目。三要吸引工商资本下乡,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以发展现代食品加工为主要方向,持续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重点培育梅花集团、益海嘉里、飞鹤乳业、牧原生猪等三产融合模式的全产业链,形成工农互补、城乡联动的乡村产业格局。同时,依托棚膜园区、牧业小区、专业村、特色小镇等载体,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康养基地等新产业新业态,进一步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和利用农村丰富资源,促进农民就地就业增收。四要大力发展农村新型经营主体,推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从企业原料需求和现代化步伐看,无论种植业,还是养殖业,生产都已经到了必须走规模化的阶段。各地要把握农民合作意识逐步增强的趋势,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采取农户合作、土地入股、企业租赁等主导模式和通榆县陆家村土地经营权入股、大安市大岗子镇土地经营权出租等经营模式,联合建设棚膜园区、牧业小区、特色专业村等。尤其要指导好通榆县实施易地搬迁项目村的适度规模经营,为全市探索更好的可复制、可推广的合作经验。

农村环境建设,既关乎宜居宜业,又能重塑乡风,而且能够吸引更多工商资本和创业人才参与乡村建设。这也是坚持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统筹谋划、一并推进的重要切入点。一要搞好村庄规划。我市地广人稀,村屯分散,规划布局不合理。未来乡村振兴要加大投入,必然造成资金的巨大浪费。要按照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搬迁撤并类四种类型,搞好村屯规划布局。尤其是撤并搬迁村要与土地增减挂钩结合起来,保持农村风貌,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二要持续搞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四大攻坚战”。三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今年年底结束,现在国家正在谋划今后五年的环境整治行动。一方面要做好三年整治行动的验收工作,另一方面要继续搞好“四大攻坚战”,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三要加快基础设施配套。在脱贫攻坚中,道路、住房、饮水等得到明显改善。国家“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要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肯定会有重大项目作支撑,各部委都在统筹设计方案。各地要从生产、生活、生态等角度进行细致谋划,分门别类、统筹布局,有序建设各行*村的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同时,要研究地方投入和奖补农民等途径,配套推进村屯边沟、围墙、大门、路灯等建设项目。四要持续推进“三类村”建设。“三类村”建设,是产业发展和环境建设落地落细的最基本单元,我们必须与“三类村”紧密结合起来落实。今年,全市启动实施了“三类村”建设,主攻方向和建设重点,非常符合白城农村现状。各地也取得了一些实践成果,比如,大安市永强村、洮南市旭日村、镇赉县架其村、通榆县胡家店村、洮北区黎明村等等,展现出农村未来景象,基层干部很受鼓舞,广大农民很羡慕、很期待。所以,在明年乃至“十四五”期间,我们要持续加大推进力度,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投入机制和考核机制,努力推动全市农村实现整体提升。要层层压实主体责任。关键是县(市、区)要承担建设主体责任,把每年度的建设任务,逐级分解落实到乡镇、村屯,每个村是哪种类型、需要建什么,都要对标建立任务台账,做到心里有数、一清二楚,便于全县统筹配置资源要素。要主动破解资金难题。“钱从哪里来”是共性问题。各地财*投入能力都十分有限,必须树立“井里没水四下掏”思维。要深入研究*策。用好扶贫资金、项目资金、集体资金、社会资金。国家即将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要提前搞好调查摸底,争取更多内容纳入国家支持范围。要认真谋划“十四五”项目,争取国家更多的项目资金支持。

(市农业农村局*组书记局长*秀清)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