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洮南文史惠清屯名字的来历2 [复制链接]

1#

惠清屯名字的来历(2)

洮南文史

牺牲前后

年,由于五家子村春苗抓的好,到秋天庄稼丰收在望,谁路过这里都说像个模范村的样儿。可是赵惠清心里明白,虽然庄稼不错,却有不少缺粮户,等着啃青呢!如果安排不好,今年啃完,明年的日子怎么过?他和村干部抓住了这个苗头,深人各屯动员有粮户保缺粮户,尽量不啃青,到秋由村上统筹解决,这样就防止了啃青,节约了粮食,一些缺粮户明年的日子也就好过了。

大房框屯有个老牛倌,孤老头整天赶着牛群满山转,缺吃少穿,生活十分困难。赵惠清就亲自把他安排到苏万金家(农会干部),包干照顾好。五家子屯二老尹,是穷得出名的,大儿子参*,小儿子叫炮弹炸死了,老俩口子生活无着。赵就主动帮助二老尹,缺米送米,少柴送柴,二老尹感动地流着泪说:“多亏咱赵会长,要不咱这老俩口可怎么过呀!”

在赵惠清的关怀下,全村的*烈属困难户以及孤苦老人都得到适当的安排和照顾。谁家有个为难遭灾的事儿,都去找赵会长。他是个热心肠,不谋私利,能言善劝,工作有方的人,所以群众称他是:穷人的好打头的。

就是在他牺牲的前一天,还和村干部研究中秋佳节,怎么去慰问*烈属和孤寡老人呢!可是就在8月12日(农历)的夜半时分,他刚刚从农会回到家里,就听见人喊马嘶,12名伪装“八路*”的土匪,马背上驮着两挺机枪,站在自己家门口,声言找赵会长,赵从容的接过了介绍信,在朦胧的月色下看了看,是开通县办案的,到五家子村找某某人。赵说:“此人是有,但没啥问题呀!”掏信的人说:“他是在开通作的案,你怎么知道!”赵细打量一下,没有发现什么破绽,就领着他们到了农会,让武装队长周凤林给带路去,当周穿好衣服,伸手拿皮袄时,大枪亮了出来。地下两名伪装的土匪忙把枪拿过来说:“看看!是什么枪?”也就在这时土匪们撕掉了伪装说:“我们是光复*,跟我们走一趟吧!”于是就把赵惠清绑起来,带到屯西头。同时又把屯内住着的两名八路*(跑生产的)的两支枪和两匹马也抢走了(两个八路*放走了)。

赵惠清知道上了敌人的当,但已经晚了。土匪把赵惠清链到马脖子上拖着走,一直拖到敖包营子屯南的一个敖包山下。被土匪同时绑来的还有两家子屯的闾长王润福。这时土匪把赵和王捆绑在一起,并问还有什么说的。赵惠清尽管被敌人拖得不行了,但他还是挣扎着站起来,大义凛然的怒斥敌人:“革命不怕死,怕死不革命,杀我一个赵惠清,还有很多赵惠清,革命是杀不绝的……”。没等赵把话说完,土匪们就下*手了,两声枪响,赵惠清和王润福同志,倒在血泊中。

英名永存

赵会长被带到哪里?人还在不在?凶手是谁?大通区的干部和群众都十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