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白城7月22日消息(记者苑竞玮)在吉林省政府贫困县退出公告中:年4月28日,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退出;年8月16日,洮南市退出;年4月11日,大安市、通榆县、洮北区退出……吉林白城5个贫困县、区至此全部摘帽。全市实现了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人口减少到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1%,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决定性成果。
地处吉林省西部的白城市,与黑龙江、内蒙古交界。年,被整体纳入国家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的大兴安岭南麓片区,下辖通榆、镇赉、大安3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洮南和洮北2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截至年底,全市个行政村中有个贫困村,占全省贫困村的四分之一;贫困人口20.1万人,占全省贫困人口的28.7%,为吉林全省最高。
年1月7日,白城市扶贫开发会议召开,《白城市全面推进脱贫攻坚的实施方案》印发,标志着全市脱贫攻坚战正式打响。白城市委书记庞庆波、市长李明伟深入基层调研、全面调度脱贫攻坚工作,在工作中探索和建立了领导责任、政策支撑、包保帮扶、精准施策、资金保障、督查检查等攻坚体系。
白城市委、市政府单独组建了市扶贫开发工作办公室,各县(市、区)也成立了脱贫攻坚领导组织,建立了市县联动包村包户的责任机制。白城连续4年组织市、县、乡三级干部驻村开展“三帮扶一推动”活动,推动精准扶贫各项惠民利民政策落地生根,做到一户一个脱贫计划、一户一套帮扶措施。通过“志智双扶”激发贫困人口自我造血功能,强化扶贫领域诚信体系建设,严格脱贫验收办法,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全社会合力攻坚的基础。
白城市探索了“双带四增”产业扶贫模式。“双带”着力发展龙头企业+贫困户、合作社+贫困户两种带户模式。全市参与扶贫的龙头企业发展到户,带户合作社发展到户。全市通过“双带”模式落实种、养、加工等产业扶贫项目个,带动贫困人口21万人(次),户均增收元。全市大力发展光伏扶贫、庭院经济、扶贫车间、电商扶贫四种增收模式,通过政策引导、广泛发动、组织营销等办法,形成了支撑脱贫的新产业。
随着扶贫产业项目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白城致力于增强贫困户的“造血功能”,弱碱大米、白城燕麦等优质农产品市场规模逐步扩大;农家釆摘游、农趣体验游等短途游项目也在各乡镇悄然兴起。
白城市还多渠道增加扶贫资金投入,累计投入.4亿元,并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农村扶贫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完成了全市扶贫资产的确权登记工作。市县两级累计投入庭院经济补贴资金3.6亿元,引导发展辣椒、黄菇娘、小米、中药材等特色种植,培育了个庭院经济样板村,庭院经济发展到23万户(贫困户5.8万户)、21万亩;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社、返乡创业者把生产车间建在村屯或农户家中,共发展扶贫车间32个,安置就业人,人均增收元左右;在所有贫困村全部建立了电商服务站,加大特色农产品营销力度,4年全市农村农产品上行网络零售额达到8.26亿元。年至年光伏扶贫共分配收益1.6亿元,覆盖7万户贫困户……
在防止返贫方面,白城市针对不同原因、不同类型的贫困户,因村因户制宜,制定了产业扶贫、小额信贷贴息、危房改造、大病救助、雨露计划、产业分红等有针对性的具体帮扶措施,确保贫困户稳定增收不返贫。
今年以来,白城市还开展了产业、健康、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等九大巩固提升工程。全市以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更长远的规划,向全面实现脱贫攻坚的总目标发起冲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