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北师范大学组织召开了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东北师范大学组团项目签约仪式暨启动会。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发展处处长赵静,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马晓燕、教务处处长魏民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团院校哈尔滨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白城师范学院、牡丹江师范学院、伊犁师范大学校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等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以线上方式举行,由教务处副处长王向东主持。
魏民首先对组团项目推进工作进行解读,他表示东北师范大学组团以“项目制”为抓手,以学科建设为中心,制定了机制完善、思路清晰、特色鲜明的《组团实施方案》,现组团全部21个项目顺利完成招标工作,实现了“多校帮扶一校”“一校帮扶多校”的组团协同发展格局。其中,东北师范大学共承担六个项目,包括两项共性需求项目、四项个性需求项目,覆盖全部三所被帮扶院校。
组团项目线上签约仪式后,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秦春生作为项目负责人代表发言,介绍了组团共性需求“教师学历提升与硕士联合培养”项目的推进和规划情况。
随后,组团各院校领导分别进行表态发言。作为牵头高校代表,马晓燕表示,东北师范大学将以更高的政治站位和更强的使命自觉来对待这项工作,举全校之力,积极做好各组团兄弟院校间的统筹与协调,加强宣传报道与经验推广,整合校内外最优质资源,选派最优秀的学科专业团队落实各项帮扶任务,激活被帮扶院校“造血”功能,高效推进各帮扶项目,不断探索协同提质计划在理论和实践上更多的可能性。
哈尔滨师范大学副书记李庆霞、辽宁师范大学副校长刘向军、浙江师范大学副校长林一钢分别代表三所参与帮扶高校表态,各高校将发挥自身优势,与兄弟院校携手,共同推动师范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再提升。白城师范学院副校长康建强、牡丹江师范学院副校长程爽、伊犁师范大学副校长周光明分别代表三所被帮扶院校表态,各院校一定抓住提升办学质量的重大战略机遇,积极用好帮扶支持政策,主动作为,在人才队伍提质、学科专业建设、基础教育服务能力建设、规划与管理能力提升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赵静在总结讲话中首先对东北师范大学组团前期工作、“项目制”运行、团队文化等多项工作的扎实推进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她对组团的下一步工作开展提出要求。她指出,组团内各高校要加强协同合作,积极融入数字化的战略行动,要加强成果宣传推广,要积极争取地方政策与经费支持。她希望组团内各高校全力保障协同体制计划开好局、起好步,并且不断地持续深入开展。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推进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构建高质量师范大学体系,整体提升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办学水平,提高教师培养质量,教育部决定实施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十四五”期间,教育部重点支持一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薄弱师范院校,加强学校人才队伍、学科专业等建设,整体提高师范教育办学水平,为欠发达地区培养高质量基础教育教师,为乡村教育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人才支撑。
年4月,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推荐,通过前期调研、形式审查、专家评议等,最终确定重点支持的地方薄弱师范院校共32所。结合已有帮扶关系,经充分征求各方意见,确定参与帮扶的院校并形成院校组团安排,东北师范大学作为牵头高校入选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院校组团名单。
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院校组团部分名单
此次项目启动标志着东北师范大学组团的协同提质工作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接下来,组团将按照教育部要求,发挥特色、主动作为,协同推进组团各项工作。
素材来源:东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