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40302/g8n4jkd.html近年来,吉林省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抢抓职业院校加快发展的大好机遇,立足于为大兴安岭南麓扶贫片区培养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实力不断增强,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在域内外的影响稳步提升,基本达到了职业本科的建设标准。站在“十四五”新的起点,学校紧紧抓住高质量发展这一主线,以本科建设为统领,在强基础、提内涵、补短板、促提升上狠下功夫,全面开启职业本科建设的新征程。
以党建工作示范校为引领,为本科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障。未来几年,学校将以职业本科大学的标准配齐配强队伍,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党建示范校建设为引领,深入实施“对标争先”计划和基层党组织“五创五强”工程。实施“党支部工作三年提升计划”,确保全部达标。实施“优秀品牌打造工程”,培育10个以上优秀党建品牌。坚持政治要求和干部标准,选优配强各级干部和“双带头人”支部书记。实施年轻干部“优选计划”,建立优秀年轻干部后备队伍。实施人才队伍三年提升计划,制定《人才引进管理办法》,设立人才引进基金万元,年引进教师人左右。
以构建“七大体系”为抓手,为本科建设提供思想保障。未来几年,学校将按照医学技术型本科大学的标准,加快推进理论武装、学科教学、日常教育、管理服务、安全稳定、队伍建设以及评估督导等“七大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大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加强“四史”教育,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定期举行集体升国旗、唱国歌仪式,有效利用重大活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按照“八个相统一”要求,不断完善“3+3+X”思政课程体系建设。扎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成立网络思政中心,打造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资源平台。按照“三个五”育人模式,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争创全国示范。继续做好“三大社会实践品牌活动”,创办形式多样的“行走课堂”。扎实开展全国文明校园创建攻坚行动。推进“天使行”“夕阳行”“光明行”等大型公益志愿服务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内涵建设为核心,为本科建设提供质量保障。未来几年,学校将对标职业本科建设标准,全面实施教学质量攻坚行动,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从“三教”改革入手,以“双师”型队伍建设为基础,全面实施素质提高计划,推进“双向双融通”,建设高水平师资团队。以课程建设为统领,持续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全面推动课堂形态转变和“课堂革命”。实施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对标对表,完成36项重点任务。开展“双高”学校建设攻坚行动,带动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快速发展。积极推进“1+1+5”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和团队建设。建设智能化教学质量管理监测平台,完善以学生为中心的专业和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将执考通过率、X证书获取率、就业率和大赛成果作为重要指标纳入评价体系。
以深化改革为导向,为本科建设提供动力保障。未来几年,学校对标对表职业本科建设标准,加快推进二级管理、校企合作、继续教育市场化改革等,补短板,促升本。巩固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成果,对保安、保洁和绿化等实行公司化运营管理。继续深化学校二级管理体制改革,扩大二级学院办学自主权。积极探索以专业群建立学院,以及建立产业学院的办法,加快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认真筹备吉林省医学技术职业教育集团年会,修订章程、健全组织,努力建成国家级示范性职教集团。依托新校区建设,引企入校,共建10个左右产教融合中心。探索建设美容技术、眼视光技术和放疗技术专业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推进口腔医学技术、药学等专业建立产业创新学院。
以新校区建设为条件,为本科建设提供空间保障。未来几年,学校按照万人大学的建设标准,全力开展新校区建设攻坚。大学城建设项目占地44.65万平方米,总体分为体育集中和教学、校企合作两个区。体育集中区包括综合体育馆、排羽馆、游泳馆、体育场及滑冰场,占地面积10.5万平方米。教学区、校企合作区占地面积24.5万平方米,城市绿地9.65万平方米。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建设原则,总体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包括综合体育馆、学生公寓、食堂和基础配套设施等,现已全面启动,总建筑面积6.08万平方米,建成后能满足万人本科大学的办学需求。
以提升治理能力为基础,为本科建设提供制度保障。未来几年,学校将以本科大学的标准不断完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为学校跨越发展提供保障。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内部治理结构,建立调研机制和决策机构,发挥民主管理作用。建立和完善校、院、系(部)三级管理体制,发挥学院办学主体作用。强化预算刚性管理,继续压缩非必要非刚性支出。建立智能化资产管理平台,健全完善资产经营管理办法。继续推进后勤精细化管理,提升质量和效率。建立和完善校园大安防体系建设,推进实施校园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打造和谐稳定平安校园。全面落实教育信息化2.0行动,高标准推进“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智慧校园体系建设。成立信息化教学学院,开设信息化应用课程。推进实施“智慧物联”“六大平台”“生态教学”三大建设工程,提高校园数字化水平。王立新陈宝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