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白城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关键之年。站在历史的新起点,白城市农业科学院按照省委、省政府发展吉林西部生态经济带规划,围绕白城市“十四五”打造国家杂粮杂豆之都、东方燕麦之都的目标,和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不断深化合作领域,拓宽科研视角,助力白城特色农业产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和品牌打造,服务白城市农业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
加强特色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融合创新和种业提升工作。白城市农业科学院的特色作物资源十分丰富,有燕麦、向日葵、食用豆、高粱、花生等特色作物资源多种。在做好资源保护的前提下,白城市农业科学院将继续进行种质搜集和鉴评工作,利用优良资源,发挥南繁基地和生物技术实验室的功能,以生产需求和市场需求为目标,采取传统育种技术和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新品种选育,为特色农业产业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提供品种和技术支撑。
加强适于吉林西部生态特点的栽培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研究适合白城市特色作物生产的现代农机农艺配套和良种良法配套的栽培技术,重点进行盐碱地和中低产田改良、黑土地保护工作。利用燕麦、油菜等特色作物的耐盐碱特性,结合耕作技术,进行盐碱退化土地的生物修复和利用技术研究,为恢复土壤健康、提高耕地质量、增加耕地面积和吉林西部生态经济区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加强科研成果转化与应用,提高特色作物生产水平。白城市农业科学院将加大力度支持和鼓励专家以多种形式进行新品种和新技术等成果的转化应用,多为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依靠科研基地或与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合作,进行新品种新技术示范,促进成果在生产中转化应用,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做实实在在的工作。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近年来,白城市农业科学院在燕麦和向日葵等研究方面与加拿大、美国、俄罗斯等国合作建立了稳定且卓有成效的合作交流。“十四五”期间,将继续以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为平台,继续加强和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持续跟踪国际前沿,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明确科研方向,拓宽科研视野,提高科研水平。
加强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以博士后工作站和相关项目为平台,加强人才交流、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努力培养一批农业科研专家,打造一支白城农业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主力军,为白城市地方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更有力的人才、技术支撑。
扬帆起航正当时,砥砺前行谱新篇。“十四五”期间,白城市农业科学院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开放前瞻的广阔胸怀,把精神凝聚在农业发展上,把智慧投放在开拓创新上,把干劲体现在本职岗位上,谋划应对“十四五”白城市农业农村发展亟须解决的重大问题,为白城市农业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贡献农业科研的智慧和力量。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