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团圆,才是最好的中秋 [复制链接]

1#

            
            
    作者:熊向阳

    

     01

    秋风乍起,树叶在流浪。月夜斑驳,天色渐凉。中秋之夜,我在想你。

环孢素胶囊    想起了苏轼的那首词: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在中秋写下思念弟弟的词一经流传,便成了中秋的代名词,以至于我们过的都是 苏式中秋 。这是中国的传统,也是文化的传承。

    中秋我们讲究的是团圆。这是一种积极的情感,表达了人们的情感维护与倾诉。

    

     02

    然而,现今时代的中秋佳节,似乎吃几块月饼,亦或者尝都不尝,也失去赏月的习俗了。月饼做的越来越好看,包装精美厉害。价格也是高得离谱,然而却没有那种味道了。

白癜风治疗医院的专家    由于时代的变迁,或许迫于生活的压力,或许为了追逐更多的梦想,许多人背井离乡,奔走天涯。缺少了一个与父母,与妻儿,与亲人团聚的机会和时间。以至于留守,孤独,裂痕  成了现实的痛。

    这样一个美好的节日有多少人,有多少家庭能够团聚在一起呢?恐怕也只能无奈的说一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我们小时候的中秋,虽然物质条件并不富裕,但是人们的精神理念确实是继承了优秀的文化传统,几毛钱一块的月饼,吃的有滋有味儿。一家人搬一个小桌子,几个小凳子。

    坐在院子的葡萄架下,有说有笑,静静地望着明月。诉说着心中的美好与幸福。把很多想说的话都倾诉出来,那时的月亮明媚,清澈,从我们的头顶慢慢的走过。

    

     03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唯美。现代人所追求的精神理念,慢慢的在向传统倾斜。

    曾几何时,城里的月光照亮多少游子的心。可是现在城里的月光是那么的疯狂。甚至于消失我们的眼眸中。也看不见满天的星光,现代都市的文明淹没了那遥远的星空。

    不想在中秋贴上这样或那样的标签。 我们更宁愿称之为苏式中秋。

    虽然有很多人不能团聚,但我们更愿意表达这样一种思念。这一份祝福是人们对于团圆的向往,更是对亲人家人的牵挂。

    相思是一种浓浓的酒,总在举杯时散发出醉人的芬芳;乡愁是一份厚厚的情,总在月圆时轻唤起难言的惆怅。

    海上明月共潮生,

    千里相思随云去,

    遥寄祝福千万缕,

    化作清风入梦里。

    祝大家中秋快乐!

    作者:熊向阳,网名:向阳花开,南阳市卧龙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湖北省襄阳市作家协会会员,入选中国当代百强作家,北方文学记者,先后创作发表诗歌及散文一千多首,因为喜欢诗歌,在岁月的沉淀中,不断发现和捕捉创作灵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