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学校,也有一个跟祠堂有关的名字,叫 张公祠堂 ,大概很久以前,真的是个祠堂,等我过去的时候,却没了踪迹。又或者,以前的小孩子接受教育都在祠堂进行,那时的祠堂也就是私塾,后来,学生越来越多,慢慢演变成后来的学校。
新的学校坐落在小山脚下,那确实是一座小山,或者只是一块稍高的空地,空地上长满了小草和不知名的花,还有稀稀疏疏的小树。
那时,课间休息时间,女孩子会爬到山上晒太阳,三三两两说着悄悄话;男孩子则喜欢在山上你追我打, 叭叭叭 ,用手指当手枪使用,玩 打仗 。小小的山坡因为有孩子的存在,而变得热闹非凡。
教学楼的前面是一块宽广的操场,小时候感觉很大,现在想来,最外边的周长也就400米吧。操场的一角用水泥砌成一块小坪,不管刮风下雨,这块小坪都能成为孩子们的游乐场。除了这一角砌有水泥,其他地方都是泥巴,每逢下雨的时候,变得泥泞不堪,别说到上面去玩耍,就是不小心要经过泥巴地,那也得小心翼翼,不然,一不小心,就得来个四脚朝天的精彩表演。
操场虽大,但真正派得上用场的时间不多,因为南方多雨水,很多时候,操场都是一片泥泞的汪洋。没有雨水的时节,这片宽阔的操场才找到它的用武时间,不管是同学们喜爱的体育课,还是课间休息,操场一改往日的宁静,眨眼就变成欢笑的海洋。
丢沙包、踢毽子、打羽毛球,还有男孩子爱玩的 攻城 各种各样的游戏都可以在上面进行,宽广的操场能容纳全校学生。
操场三面是房子,没有房子的那一面,留有一道口子,是我们进出学校的通道,通道旁边砌了一道高高的围墙,围墙旁边有一排高大的泡桐树。
遇上开花的季节,泡桐树开满了花,紫的、粉的,朵朵喇叭状的花儿,锦簇在一起,如一个个巨大的花球。清风吹来,香气四溢,整个学校也跟着沉醉。调皮的花朵试着挣脱大树母亲的怀抱,随着风儿,到处飘落,一不小心,触碰到大地,弄脏了它的花裙子,有些懊恼。
风大的时候,花朵会像一把把降落伞,争先恐后降落,纷纷扬扬,如一场别开生面的梧桐雨。宽阔的操场,顿时铺上一层五颜六色的花毯子,好想躺在上面,舒适地睡个午觉。
花儿堆积,宛若海洋,调皮的男生干脆在花海里打滚,笑着、跳着,贴着地上凝脂一般的花朵,脸上也挂满凝脂;女孩子则怜香惜玉地把花儿捡起来,小心地扎在头发上,别在纽扣里,美美地,脸上绽放的笑容如花儿一般灿烂。
跟围墙遥相呼应的是恢弘气派的教学楼,其实也就两层楼的红砖房子,那时真的觉得很气派,因为一排有三四个教室,感觉很恢弘。教学楼前面种了一排女贞树,一年四季,碧绿如新,像一串翡翠项链,镶嵌在操场的脖子上,把学校点缀的很美丽。
教学楼后面的小山,前面的大操场,留下了同学们不少欢声笑语;学校侧面那条小河,也给我们带来难以忘怀的记忆。算起来,这条小河应该跟我家门前的那一脉清水是相通的,只是哪一段属于上游,哪一段属于下游,我却傻傻分不清楚。
炎热夏日,男生们在河边摸鱼、嬉戏;矜持的女生也忍不住光着脚丫,踩在河床边的细沙上,来一个脚底按摩,冰冰凉、凉到了骨子里,整个夏季的炎热都被这清凉的细沙给浇灭了。同学们一边吃着午饭,一边享受清凉的河风和脚下冰凉的河水,那感觉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惬意!
学校好玩的地方岂止这些,屋后的小山、屋前的操场,侧面的小河,就连操场一角的兵乓球台,都给我们带来无限乐趣。那时,放学不回家,三五个好朋友直接跑到乒乓球台去打球,说实话,那个台子算不上正规的乒乓球台,只不过用两道水泥墙撑起来的一块水泥板,中间都没有隔断,很多时候,我们都看到旁边人家的大妈直接在上面洗衣服;洗完衣服后,又成了我们的乒乓球桌,还真达到了 物尽其用 的目的。尽管这个乒乓球台一点都不正规,但同学们仍然玩得开开心心,兴致盎然。
来到这个新学校,我已经上三年级,三年级刚好是学习写作文阶段,我一直记
白癜风得治疗得,曾经写过一篇作文——《我的学校》,里面提到了上面描述的泡桐树和女贞树,当然也用上了 点缀 、项链之类的字眼。以至于,作文本发下来的时候,老师大加赞赏,当成范文在班里大声地念了又念。
同学们对我这个新来的女孩,真是又羡慕又嫉妒,眼神里也流露出几分崇拜。虽然,我新来没多久,俨然有些人心中已经形成一股无形的压力。
听说,这篇作文被当时的数学老师看到了,也赞不绝口,貌似还有些醋意地对语文老师说: 作文写得这么好,数学若有这么棒就好了。
天地良心,一直以来,我的语文和数学都很厉害,就算不是并驾齐驱,那也难分伯仲,并没有厚此薄彼之嫌。数学老师看到我的作文,发如此感叹,不知道,是我的数学真没有想象中好,还是我的作文出乎意料地好,让人不由得想感叹,却又找不到合适的词儿,干脆就用了这个比较级。对于三年级写过的那篇作文,我不由得怀念,却早已找不到踪影。
相比于之前的学校,新的学校貌似大了不少。听说,以前还有初中,我的一个表姐就在那里上过初中一年级。到了我们这一届,只有小学一年级至六年级,每个年级一个班,再加一个学前班。学生很多,一个班五六十个是标配,学生来自四面八方。我们家算是距学校比较近了,好多同学去学校都要经过我家门口。
儿时的我们,上学,喜欢成群结队,很多人走在一起,浩浩荡荡,特别有氛围,说着笑着,一下子就到了学校,我那么爱凑热闹,怎么会错过 打大队 的机会,所以,只要有好朋友在门口朝我招手,我立马狼吞虎咽地把碗里的饭吃完,顾不得擦一擦嘴巴,一边嚼着饭,一边迅速挎上书包,朝同学飞奔过去。
马路跟小河相伴相依,沿着门前的马路,或是小河,一直往前走,到达一座桥,过桥,再沿着马路或小河走一段,碰到一个分叉路口,选择靠近河流的那条路,经过一片田野,学校就在眼前。
学校的路上,散落不少人家,还有村庄,一边走,一边不停地接纳新的人流,队伍越来越大,欢笑
北京哪个医院可以治疗白癜风声也越来越高,飘扬在蓝蓝的天空,汇成一曲美妙的音乐,我们这些行走在上学路上的小孩构成了乐曲上那一道道音符,欢快地跳跃着。
与曾经学校路上的杳无人烟相比,这个上学之路基本都是人口密集区,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根本没有害怕之说。
这大概也是我喜欢新学校的原因。
彦子
2019年5月13日星期一 伦敦
子彦沉